首页 计划总结 工作报告 领导讲话 致辞演讲 心得体会大全 应用材料 实用文档 党团建设 专题范文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 计划规划
  • 预案方案
  • 意见建议
  • 季度总结
  • 半年总结
  • 工作总结
  • 个人总结
  • 专题总结
  • 论中职卫校药剂专业《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课程的改革

    时间:2021-07-14 04:06:50 来源:职场写作网 本文已影响 职场写作网手机站

    摘 要:通过分析目前《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教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探讨了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和体会,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药剂专业;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药剂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我校在2008年以前,一直是独立开设两门课程《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但随着我校为了更好在卫生职业教育中体现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趋势,从2009年开始使用由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这套教材与之前教材相比,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上都作了很大的改变,通过这几年的使用,现在谈谈我对这个课程改革的看法。

    一、旧教材教学内容的现状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分别第一开期与第二学期开设,《无机化学》课时76节,《分析化学》课时96节。这两本教材的教学内容的理论部分论述完整,特别《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包括了元素周期表中大多数的元素及其化合物, 但元素部分的内容比较琐碎,并且多数内容停留在描述性介绍的水平上。《分析化学》包含非水滴定,重量分析,质谱分析等内容,大多数教师往往认为理论部分有深度, 系统性强, 代表了学科的发展水平。但这种浅、繁、全的内容并不符合现代中职生的教学要求, 也不符合现代化中等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知识的丰富, 《无机化学》课程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多, 书越编越厚。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现代化、社会化的要求, 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已由“专才”型向“全才”型转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知识面已大大的拓宽, 然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 难以完成原有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无机化学》第八章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材只罗列各种性质, 讲起来平淡乏味, 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分析化学》第十四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介、第十五章其它仪器分析法简介,因为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资金问题,大部分中职学校都没有相关的仪器, 因此这些内容往往以学生自学为主, 导致学生对元素部分及仪器分析部分内容的忽视。 因此,我一直认为有必须按“少而精”的原则重组《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

    二、新教材教学内容的特点

    由《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两门课程合编为一门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课时102节,这可以说是《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课程最大的改革变动。无机化学部分大刀阔斧砍掉四章内容,只保留四章内容,如将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全部删除;而分析化学部分则减少三章内容,将非水滴定、重量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内容删去。本教材共十四章,无机化学只占四章,分析化学则占十章,将分析化学部分作为本教材的重点,能很好体现其专业性。因为在药学专业教育中,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在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中药学等各个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作为生命科学一个分支的医药领域,其生产、研发和应用没有一刻离开过分析化学的帮助,临床检验、疾病诊断、病因调查、新药研制、药品质量的全面控制、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和测定、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都离不开分析化学。[2]从内容上看,《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更能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它将一些复杂难懂的内容删去,只保留必须的理论知识,克服理论知识偏深、偏难、偏多的状况,并强调“基础”二字,体现“宽口径、重实用”的职教思路,更适合现在中职生的教学要求。

    新教材还配有教学大纲,对每一章的重点掌握内容还标示出来,这对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每一章前面都加入“导学”、“课堂互动”、“相关链接”、“小结”、“同步练习”,并配有答案,内容形式多样,从而提高教材的灵活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对比旧教材单一的模式,新教材更能体现知识的灵活性。

    新教材在实践项目的选取上,更体能了实用性这个特点,所选取的实验都是可操性非常强,突出以能力这本位的教学理念。

    三、新教材教学内容的不足

    新教材虽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删除一些复杂难懂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因为删除太多,不可避免的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特别是知识的联系性。比如,无机部分的轨道表示式已删除,但在第二学期开设的《有机化学》却多次出现杂化轨道知识,学生连电子云、轨道表示式都没有听过,要他们看懂杂化轨道,那是不可能的。但,不讲杂化轨道,却无法讲明甲烷分子,乙烯分子的结构,特别是∏键,不讲∏键,又如何讲明有机反应中非常重要的加成反应?所以为了讲明杂化轨道,在进行《有机化学》时,我往往要补充轨道表示式的内容。我发现,讲解了轨道表示式内容后,再讲杂化,特别是∏键的形成,学生一听就明。在以后讲解苯的大∏键,共轭效应,学生都能理解。所以,我认为,在无机化学部分,这部分内容不能删除。

    还有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也不能全部删除,起码要保留一章内容,简单讲解各族元素。总不能学完无机化学,连一些重要元素的主要性质都说不上,特别是卤素,在《有机化学》多次出现卤原子,卤化氢,氢卤酸的字眼,学生根本不明。同样,讲到碱金属学生也不懂,《有机化学》中讲醇的性质第一个就是与活泼金属反应,“醇与钠反应不如水与钠反应剧烈,说明乙醇的酸性比水弱”但学生连钠与水反应都没见过,如何理解?又因为删除了酸碱定义,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乙醇有酸性?还有很多学生问:“老师,水不是中性吗?为什么说水是酸性?”同样,在分析化学中分析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时,也出现 “酸式色”和“碱式色”,所以,我认为,要学生很好理解这些知识,对于酸碱定义这部分内容应要保留。

    当然,内容增多了,也需要增加一定的教学课时,让学生无机及分析化学基础知识更有系统性,为以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体现教材的科学性与适用性,我想,这才是教学内容改革的初衷。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简单的灌输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善于运用新教材各种模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在灵活性和趣味性问题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章均在“导学”中展示内容提要、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并加入“课堂互动”“相关链接”“实例解析”等,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性,趣味性强。内容上,不再单纯是理论知识的讲授,形式多样,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本章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激发兴趣, 变“死学”为“活学”。例如在“溶液的酸碱性及其pH值”的内容中, 注意介绍水的电离平衡, 通过“相关链接”延伸出水在人体内的生理作用及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引导学生进行食品在体内酸碱性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扩大知识面, 并结合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产生对生命化学的极大兴趣。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思考

    由于无机及分析化学不但是一门基础科学,而且还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应用科学,通过在课堂上联系实际的讲解,让同学们感觉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际上就是身边的科学,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形象教学和直观教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特点是反应式多,分子式多,模型图象多,利用形象教学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大量的图、表来沟通《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间的内在联系,用系统归纳、总结的形式阐述每章的重点内容及与其他章节的相互关系;采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教学,如:实物、投影、挂图等,使课程学习更加形象化,这样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 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正确思维能力

    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被多媒体技术取而代之。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技能有多重感官刺激,图文并茂、音画相融、信息传输量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课时,减轻教师的劳动,而且有使用方便、形象、生动、直观等特点,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增强学生记忆力,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在有限的教学学时中,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益,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件中配以大量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一些较难理解的空间结构,可通过课件一目了然,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如在进行滴定分析的教学时,通过播放虚拟实验室的滴定实验,学生不仅能看到一滴滴的溶液滴进待测溶液,并能看到滴定曲线的逐步形成,再看到终点的变色,学生虽然没有进行滴定实验操作,但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学生已能更深入去领悟滴定实验了。这种直观教学,有利用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当然,无论是多么逼真的视频、动画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真正动手操作实验,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多媒体,而不是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

    五、加大实验投入、强化实践教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特别是分析化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化学人才培养中,实验课与理论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5]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因此,应对实验室加大了投入力度,同时强化实验教学。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认为,作为中等职业学生,对于性质实验通过课堂的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让学生参与,而实践内容的重点应放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面。在每次实验中,我都对学生的操作技术严格要求,每个环节也都认真做好操作示范。对一些基本操作如分析天平的使用,滴定仪器的使用等,在实验安排上,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反复操作的机会。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常用的化学实验操作,并熟练掌握各仪器的使用,每学期实验结束后,都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实验操作考核。

    此外,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一些典型实验,我们也尽量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特别是对于分析化学实验,教师所教授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4]所以,我们要强化“量”的概念,让学生体会一滴溶液对实验结果带来多大的误差,培养科学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参考文献

    [1]石宝珏.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第一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王宝峰.论高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 [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173—174.

    [3]高红艳.分析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 :42-43

    [4]刘利红.药学专业分析化学绪论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山西医药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3:261.

    [5]陈敏敏.中职学生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改革者[J].科技促进发展,2009,1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