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计划总结 工作报告 领导讲话 致辞演讲 心得体会大全 应用材料 实用文档 党团建设 专题范文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 党的会议
  • 全国两会
  • 工作体会
  • 学习心得
  • 感悟体会
  • 专题教育
  • 观读后感
  • 评语寄语
  • [明代文学史完整笔记]明清小说笔记

    时间:2021-07-15 00:02:41 来源:职场写作网 本文已影响 职场写作网手机站

    第八编 明代文学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王学左派的兴起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一,明代文学的大致分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作为元代文学的余波和明代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以看作是中国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
    嘉靖以后,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近古的新时代。

    二,城市文化形态形成的因素:
    1)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繁荣 2)市民队伍扩大、复杂化,以及由之而来的新的读者群的壮大 3)审美趣味的变化雅文学和俗文学的融合和双向流动 4)出版、书肆等硬条件的成熟 三,王学左派的兴起 1)随着朱元璋、朱棣这样铁腕人物的消失,政治高压政策难以为继 2)禅宗思想的影响 3)时代的呼唤,新的市民阶层对代言人的需求 四,王学左派对文学的影响:
    1)对情、欲的肯定成为潮流 2)冲破僵化的思维,在创作中强化主体意识 3)冲破旧有藩篱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同时,其非理性、非道德的倾向也给文学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俗文学的发展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小说是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词海》)。

    中国古代小说的历史变迁包括:
    A、小说创作状况的历史演变 B、小说观念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六个阶段 一、酝酿阶段(先秦、汉代) (一)创作:没有现代意义的小说创作 1、神话、传说、寓言:生动的故事性——丰富的形象——浪漫主义——讽刺性——对后世小说创作提供了的艺术积累与素材。

    2、史传文学:《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A、叙事艺术(战争描写、政治斗争等);

    B、描写艺术(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环境);

    C、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记传体)——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环境烘托、性格对比等;

    2、杂记、笔记:《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言短篇小说的先导。

    (二)观念:
    1、先秦时期没有文体意义小说观念,所谓小说是指肤浅琐屑的言论:《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与大达亦远矣。” 2、汉代的小说是指叙议结合或叙述性文体:桓谭《新论》“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治国理家,有可观之辞”——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二、雏形阶段(魏晋南北朝) (一)创作:
    雏形状态的文言短篇小说:均为小说集,篇数众多,内容丰富。

    1、志人小说(轶事小说)——采集名士轶闻:刘义庆《世说新语》葛洪《西京杂记》;

    2、志怪小说——记述鬼怪趣事:干宝《搜神记》、张华《博物志》、陶潜《搜神后记》;

    特点:1、简短但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三王墓》;
    2、以典型事件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世说新语》 ;
    3、语言精炼;

    但是:1、过于简短——丛残小语、缺乏精细描写。

    2、“实录”式创作、艺术虚构缺乏。

    (二)观念 小说文体意识进一步加强,但仍非现代美学意义的小说概念:
    1、殷云(南朝梁人)《小说》——以作正史所余材料汇集为一书——野史、笔记——以小说为史,未能区别以记实为原则的史学著作与以虚构为创作原则的文学著作之间的差异。

    2、文体不纯:笑话、无情节人或事的记录也列在其中。

    三、成熟阶段(唐代) (一)创作 唐传奇:成熟的文言小说。

    1、初盛唐——发端:王度《古镜记》、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张鷟(族下加鸟)《游仙窟》;

    2、中唐——兴盛:沈既济《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等;

    3、晚唐——多作品集:裴鉶《传奇》、牛僧孺《玄怪录》;

    (二)特点:
    1、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爱情婚姻——士人心路——神仙奇遇——豪侠壮举 2、文体自觉(无其名而有其实)、艺术高超;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谓:“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虽尚不离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A、叙述婉转、描写细腻、文辞华艳;

    B、情节曲折、篇幅较长、结构完整;

    C、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分明;

    D、诗话结合、韵散相间、文备众体。

    但:1、文言与生活语言不一致,限制了对生活的精细表现(所写依然多文人生活);
    2、短篇容量的有限性,生活表现力的有限;
    3、史的影响、史家笔法 四、转变阶段(宋元) (一)创作 白话小说的产生——开拓出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广阔天地 1、说唱艺术(说话)——话本:说话的底本(鲁迅)或:用说话方式创作的白话小说。

    2、宋元说话的“四家”:
    (1)小说(银字儿)短篇现实故事:《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

    (2)说经:与宗教有关的故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3)讲史:一朝一代兴亡故事:《全像平话五种》(《武王伐纣平话》《秦并六国平话》《前汉平话》《三国志平话》);

    (4)说铁骑儿:武侠、战争故事《大宋宣和遗事》等。一说合生 (二)观念;

    小说概念:a、说话的一种;
    b、泛指白话小说——均为文体意义——小说名实相符、但仍有自贬意识。

    (三)宋元话本的特点:
    1、小说意识的自觉引导小说创作逐渐迈向纯文学领域;

    2、内容丰富多彩——自如的表现生活能力;

    3、人物形象塑造:数量众多——三教九流——市民形象——情节、环境、人物的更好结合——个性鲜明;

    4、强烈的娱乐性需求引发的艺术特色:A、情节曲折、悬念重重;
    B、描写细腻、生动传神;
    C、语言生动、通俗晓畅,生活化(中国古代文学语言的历史性飞跃、古代文学与文化由雅趋俗的变化)。

    5、长篇章回小说的的形成。

    五、兴盛阶段(明、清中期) 数量众多,体裁多样,流派纷呈,继承传统,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1、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形成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历史演义小说:《东周列国志》等;

    2、在“说铁骑儿”“扑刀赶棒”话本的基础上形成以《水浒传》为代表的英雄传奇小说:“说唐”、“说岳”、“说杨”等系列;

    3、在讲经话本的基础上形成以《西游记》为代表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等;

    4、在“小说”话本的基础上形成以《金瓶梅》、《红楼梦》为代表的人(世)情小说;

    5、在“小说”话本的基础上形成以《儒林外史》为代表的社会批判小说;

    6、直接整理、编辑、模仿“小说”话本而形成的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拟话本小说;

    7、在传统的文言短篇小说的基础上形成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文言短篇小说。

    六、衰落阶段(晚清) 上述小说各流派全面衰落;
    各流派均呈末流状态。

    1、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荡寇志》、《儿女英雄传》等;
    思想上的正统化;
    艺术上的世井娱乐化。

    2、人情小说的全面衰落与变异:《品花宝鉴》、《花月痕》等。

    参考书目: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及《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一、 章回小说的特征:
    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二、中国长篇小说艺术发展的过程:
    成书过程从世代累积到文人独立撰写;

    创作意识从借历史演义、寓言寄托到面对现实人生;

    表现题材从着眼战争兴废等国家大事到注目现实生活;

    描写的人物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寻常的平民百姓;

    塑造的典型从突出的性格特征到用多色、动感的笔触去刻画人物的性格;

    情节结构从线性的流动到网状的交叉;

    小说的语言从半文半白到口语化、方言化。

    三、明人对文学特性认识的深化:
    1)高度重视文学的情感特征 2)清晰认识文学的虚实关系 3)开始关注人物的性格刻画 4)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通俗易懂 四、众多的文学群体以及文学的论争 1)明代文学团体,尽管标榜不同,或以地域分,或以师门分,或以社名分,但是大体可以划分为兴趣型、主张型、政治型三种。

    2)明代的文学批评界可以说是“丹铅横飞,旗纛竿立”。

    3)这些文人集团之间的论争有着鲜明的特色:有明确的文学主张,其结合不是停留在创作实践上的趣味相投,而是趋向理论主张的一致;
    不论是强调复古还是反复古,主观上都有比较强烈的革新意识;
    希望能使文学创作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

    第一章《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的繁荣 历史演义小说:源于宋元说话之首的讲史,鲁迅谓讲史的特点“是讲历史上的事情,及名人传记等;
    就是后来历史小说的起源”,历史演义小说一般以史书为基本依据,杂采野史笔记、传说轶闻,以编年为序,润饰创造,以敷演一朝一代兴衰存亡之故事、展现各色历史人物之风貌。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是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明清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作者、成书过程、版本 一、作者:
    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祖籍东原(山东东平)或谓“太原人”,流寓杭州:
    A、生卒年——元末明初(约1315—1385之间);

    B、下层文人、通俗文学家;
    (有称其为施耐庵门人之说、有谓其乃“有志图王者”等各种传说,均不足信。) C、创作: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遂平妖传》、《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水浒传》等,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他“编撰小说数十种”;

    戏曲《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对于《三国演义》的作者还有“集体创作说”、“蒋大器 说”(张国光)、“南方说书艺人集体创作说”(张志和)等,但应者寥寥。

    二、《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A、历史著作:晋陈寿《三国志》——史料充实、南朝宋裴松之注——补充史料、加以传说(近年有认为综合采用多种史书之说);

    B、魏晋笔记:《语林》《世说新语》——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初步文学化;
    拥刘反曹倾向初步显现;

    C、唐诗宋词——吟咏、慨叹;
    诸葛亮等人物进一步理想化、深入人心;

    D、元代“三国戏”(60多种)——三国故事的进一步文学化、市井色彩;

    E、唐宋元说话——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痴。”)、苏轼《东坡志林》:“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
    闻曹操败,即喜畅快。”——“说三分”、话本《三国志平话》(元至治年间刊)——三国故事的系统化、小说化;

    F、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陈叙百年,该(概)括万事”(高儒《百川书志》)。

    《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论者所言不一:有“宋代乃至以前”、“元代中后期”、“元末”、“明初”、“明中叶”五种说法,除第一种外,均有不少响应者。

    三、《三国演义》的版本 《三国演义》版本甚多,仅现存的明代刊本就有大约30种,清代刊本70余种。各种版本数量之多,关系之复杂,都堪称古代小说之最。

    1、现存最早版本:一般认为:弘治甲寅(1494年)庸愚子(蒋大器)序、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刻《三国志通俗演义》24卷,240则;
    则前有七言单句小标题。《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并为120回,回前有双句回目。

    2、今存嘉靖~天启刊本中有所谓书名为《三国志传》者近来被不少学者认为是《三国演义》最早版本(中有关羽次子关索故事)。

    3、《三国演义》最通行版本: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的《三国志演义》。毛氏父子对《三国志演义》除了对其主题、人物形象、情节构造、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全面评析外,还对作品进行多方面的改造与加工,鲁迅将其概括为“改”“增”“削”,“其余小节,则一者整理回目,二者修正文辞,三者消除论赞,四者增删琐事,五者改换诗文而已。”尽管对该本评价高低不一,但首先毛氏父子的评点表现了较丰富小说理论,同时,其对作品诸方面的改造亦不乏精当之处,故流行甚广。

    第二节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 众说纷纭——必须统一、规范主题概念;
    充分尊重、依据文本。

    一、学术界对《三国演义》主题的主要观点:
    1、“文革”以前,学术界对《三国》的主题的见解,可以归纳为四种主要观点:(1)“正统”说;
    (2)“‘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3)“忠义”说;
    (4)“反映三国兴亡”说。

    2、“文革”以后,关于《三国演义》主题的主要观点:
    (1)“赞美智慧”说。(2)“天下归一”说。(3)“讴歌封建贤才”说。(4)“悲剧”说。(5)“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6)“追慕圣君贤相鱼水相谐”说。(7)“宣扬用兵之道”说。(8)“人才学教科书”说(9)“向往国家统一,歌颂‘忠义’英雄”说。(10)“总结历史经验”说。。(11)“乱世英雄颂歌”说。

    进入九十年代,对《三国演义》思想内涵的研究有所深入,但对主题问题的探讨却不够活跃,专题论文较少。

    二、对《三国演义》主题的基本看法:
    乱世大众的政治伦理理想——向往国家安定统一,呼唤忠义智勇英雄(以沈伯俊说为主) (一)、重大历史题材——以政治视角审视历史事件;
    以道德视角审视历史人物——政治观与伦理观的统一:向往国家安定统一(反对制造动乱、分裂国家),呼唤忠义智勇英雄(批判奸邪无能之辈)。

    (二)、从作品的具体描写看其主题:
    A、高度赞扬蜀汉集团——既合乎其政治观,又合乎其伦理观——正面体现作品主题;

    B、愤怒谴责董卓、袁术等反动集团——制造动乱之元凶、分裂国家之罪魁——反面体现作品主题;

    C、对曹魏集团等的褒贬互现中体现作品主题(刘表、刘彰)。

    (三)、对作品主题的评价:
    A、作品政治观的进步性:传统儒家的仁政理想——安居乐业;
    中华民族一贯的聚合力——三国时期的历史精神与元末时期的时代精神的结合;

    B、作品伦理观的进步与局限:对智慧与勇敢的赞美无疑是正确的;
    对忠义的辨证理解——乱世之中对英雄的呼唤。

    第三节 《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类型化:三绝:关羽、诸葛亮、曹操 一、 关羽——良将的典范 1、历史上关羽形象人——神——帝的演进与《三国演义》之关系;

    2、忠义的化身:桃园结义——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第二十五回)——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义释华容道 3、盖世神威:温酒斩华雄——斩彦良、诛文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威镇荆州等。

    集忠、义、勇于一身的理想英雄——作品主题的重要载体。

    4、“爱而知其丑”:刚愎自用、骄傲虚荣、大意轻敌。

    二、诸葛亮——忠臣贤相的楷模 1、智慧的化身:经天纬地之才,神鬼莫测之智;
    ——博望坡火烧曹军,赤壁之战智激孙权周瑜、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军、华容设伏,三气周瑜,“定计捉张任”、智取汉中、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空城计等等;

    2、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加盟于为难之际,冒险出使东吴,率部入川,白帝城托孤后事事躬亲、独撑天下,鞍马劳顿、南征孟获平定南方、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出师未捷、积劳成疾、以身殉职。

    3、品德高尚、仁义爱民;

    作品第一重要形象:郑振铎:“一部《三国志通俗演义》虽说叙述三国故事,其实只是一部‘诸葛亮传’记。” 平民百姓的理想贤相——德才兼备、忠义双全;

    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内圣与外王的结合、王者之师的儒者理想风范。

    三、曹操——集奸诈与雄豪于一体的权奸典型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多重矛盾性格的对立统一 不忠之行:请天子田猎——带剑入宫弑董贵妃,后人有诗叹董妃曰:“春殿承恩亦枉然,伤哉龙种并时捐。堂堂帝主难相救,掩面徒看泪涌泉。” 忠君之举:刺董卓,终身不篡位。

    不义之徒:杀吕伯奢全家——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仁人之心:“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

    心胸狭小、嫉贤杀才(杨修、孔融、祢衡等)——求贤若渴、广纳人才(多次颁布求贤令,重才轻德不拘一格的人才观) 阴险狡诈——谋略过人 多种矛盾的对立统一,既是因为特定历史时期(三国乃至元代)正统意识的残存与乱世中传统价值观的迷失,也源于其作为封建政治家图王称霸的政治需要与自私自利的内在本质;
    还由于作者创作中的政治上肯定与伦理上否定的矛盾心态。正因此避免了人物过于理想化而导致的虚假状态。

    其他人物形象 刘备 张飞 周瑜 面目不清的女子形象:
    奇女子貂蝉 宫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董皇后、何皇后 第四节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及其地位影响 一、《三国演义》的艺术特征:
    (1)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罗贯中并非全然羽翼信史,而是采用了诸多手法,使得故事的讲述充满意味,比如对历史时间巧妙剪裁布局;
    大胆采用信史所无的传说;
    本末倒置;
    张冠李戴;
    等等。

    (2)类型化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
    单一性,指重要人物都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其在形象内部诸因素中占决定性位置,此一特征足以支撑起整个人物形象,类似中国戏剧中的脸谱化与程式化;

    稳定性,指主要特征稳定不变,缺乏纵横方向的变化,处于古典的静穆状态;

    和谐性,指人物内部诸因素基本处于古典式的和谐之中,回避了性格的复杂性,在冲突与和谐的对立中,力求和谐。主要表现在:回避现象与本质的矛盾,回避理智与感情的矛盾, (3)从全知全能到限知视角的叙事方式。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限知视角的初步采用。

    (4)扇形网状的结构方式。

    (5)杰出的战争描写艺术。

    (6)文白相杂的语言。典雅而不失灵动,与体制和谐,亦便于直接从史书中摘录材料。

    二、地位和影响:
    (1) 文学的 是中国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是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其巨大成功,招徕了后世无数的效仿之作,为后世的长篇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非文学的 首先是对于战争的详尽描写,直接为后世战争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从而成为战争特别是农民战争的教科书。它对民间信仰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如在中国北方非常流行的关公崇拜,民间的结拜情结,都受到《三国演义》的重大影响。

    第二章:《水浒》和英雄传奇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水浒传》的绿林文化特征、高超的叙事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水浒传》成书过程、作者及版本 英雄传奇小说:以某一历史时期出现的历史英雄或草泽英雄事迹为基础,吸收民间传说与民间创作,创造、形成一英雄群体,展示、描写他们或仗义行侠、或反抗统治、或保家卫国的英雄壮举。(鲁迅等学者将其归入讲史类小说,但它不以展示朝代兴衰、图王称霸为主要内容,而以传奇英雄的英雄壮举为着力点,且多虚构,故与历史演义小说不同。) 英雄传奇小说以《水浒传》为奠基与代表之作。

    一、《水浒传》成书过程:
    A、历史事实、历史记载:《宋史》:《徽宗本纪》《张叔夜传》《东都事略—侯蒙传》a、宋江起义于史有据,b、义军“三十六人”流动作战于齐魏之地,“官兵莫敢撄其锋”,c、终被张叔夜设计围困招降,d、曾率部征方腊——规模不大,无一百零八将、梁山根据地等。

    B、民间传说:南宋及金元时期阶级、民族矛盾尖锐,被压迫的民众、被欺凌的汉民族,无不渴望、呼唤救民于水火的英雄——借宋江起义的英雄故事表现自己的理想,宋江起义英雄故事遂得流传——南、北两派水浒故事系统,各自吸收现实生活以丰富之——南北合流。

    C、宋元说话与话本小说:单个英雄故事——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载:“公案类石头孙立”、“朴刀类青面兽”、“杆棒类花和尚、武行者”;
    英雄群体故事——《大宋宣和遗事》。

    D、宋末元初画及画赞:龚开《宋江三十六人画赞》 E、元杂剧“水浒”戏:三十多种——水浒故事之被喜爱、故事的进一步丰富化与文学化。

    F、作家创作:熔铸前人创作,充分发挥创造。

    G、流传加工:版本众多,不断加工改造。

    二、《水浒传》的作者:不同版本,署名不一。

    A、施耐庵说——施耐庵:元末明初人,四十年代在江苏省兴化县、大丰县发现施耐庵的坟墓和祠堂,大丰县白驹镇有施家舍、兴化县有施家桥,居民皆姓施,五十年代经组织考察,发现有文物:墓、神主和墓碑、《兴化县续志》载明淮安人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兴化县续志》在《文苑》中记载有施氏事迹,谓其“祖籍姑苏”,元至顺辛末进士,张士诚屡聘并亲招皆不至,时正作《江湖豪客传》即《水浒传》,因惧祸遂“举家迁淮安”,“洪武初,徵书数下,坚辞不赴”。或以为施耐庵即《幽闺记》的作者施惠(如吴梅等),或以为是明正德、嘉靖刻书家郭勋化名。

    B、施耐庵、罗贯中说(含合作说与施作罗续说) C、罗贯中说 三、《水浒传》的版本:版本复杂,大致有两大系列——繁本与简本;

    繁本:文繁事简——文字细腻,故事情节少,一般无征田虎、王庆故事;
    主要有:百回本:“嘉靖残本”、天都外臣(汪道昆)序本、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
    一百二十回本:袁无涯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
    七十回本: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等。

    简本:文简事繁——文字简略,故事情节多,一般有征田虎、王庆故事。主要有:双峰堂本《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传评林》等。

    祖本:明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署名“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即嘉靖武定侯郭勋家藏刻本“武定板”。已佚,或谓有残本。

    版本研究:
    1、简本、繁本孰先孰后:罗作简本,施加工为繁本(鲁迅、俞平伯说),繁本在先,简本在后,删繁为简(胡适、孙楷第说,赞成者居多)。

    2、金圣叹、李卓吾、余象斗、袁无涯等对《水浒》的评点不仅有助于理解、认识《水浒》本身,而且是我国古代小说理论的重要宝库。

    3、对金圣叹贯华堂刻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的评价争论:A、金圣叹对《水浒》的评点与改造:a、评——序文三篇、《读第五才子书法》、伪造施序、回前总评、回中夹批等;
    b、改——腰斩即删120回为70回、改大聚义为惊噩梦、假托古本更改字句;
    B、关于腰斩《水浒》:或谓其思想反动,仇恨农民起义——其一、去掉招安与征方腊,未降低思想高度。其二、保留情节精华,使作品情节更加集中,更体现出文人的现代意义小说观。C、关于其评点的理论价值:a、将《水浒》与《庄子》《楚辞》《史记》“杜诗”并列为才子书,体现了金圣叹对俗文学的重视;
    b、其评点文字具有多方面的理论价值:人物性格理论、情节构造理论、小说语言理论、小说创作技法理论等。

    第二节 关于《水浒传》的主题 一、对《水浒传》的主题争论及主要观点:
    封建时代或赞其宣扬“忠义”,或斥其“悔盗”。

    解放后主要观点有:1、农民战争史诗说,2、宣扬投降主义说,3、为市井细民写心说,4、“忠奸斗争说” 二、侠义英雄的“义”的赞歌与悲歌——对《水浒传》主题的一种理解。

    《史记·游侠列传》:侠“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不衿其能,羞发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 李德裕《豪侠论》:“夫侠者,盖非常人也。虽以诺许人,必以节义为本,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 1、侠——梁山好汉的本质——作者自称其为“江湖豪客”、水浒故事演化中之以单个豪侠故事连缀而成;

    2、水浒对侠之“义”的全面展示与歌颂:“义”是侠的基本特征,是水浒英雄的基本特征;
    《水浒》侠之义表现在:a、仗义疏财,重义轻财;
    宋江、晁盖、卢俊义、柴进等;
    b、嫉恶如仇,伸张正义;
    鲁智深、李逵;
    c、江湖义气,兄弟之情:宋江救晁盖、鲁智深之救林冲等;
    d、恩怨分明、恩仇必报:武松、李逵等。——崇尚义德、崇尚勇武的民族传统,弱小市民、被欺凌民族对英雄的呼唤 3、“义”与“不义”的矛盾冲突是《水浒》矛盾冲突的核心:乱自上作、高俅之不义——王进离乡、林冲上梁山,梁中书不义之财——智截生辰纲,镇关西欺压良善——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辽国犯境——豪侠卫国等等:揭露黑暗社会不义横行,歌颂侠义英雄“替天行道”。

    4、侠之“义”在“忠”、“义”的矛盾中被不义之社会所毁灭:a、“义”与“忠”的对立与矛盾,b、欲“忠”而不“义”:屈从不义之徒、效命于王朝、征伐同道、手足相残、烟消云散。——对统治者不义的进一步揭露。

    ☆《水浒传》与绿林文化的政治特征 (1)强调“逼上梁山”,即社会不公是造成好汉们啸聚山林的根本原因。(尽管事实上并非全然如此) (2)“替天行道”是好汉行动的政治行动纲领。

    (3)推重贤能与严密的组织纪律。

    (4)接受招安是梁山起义的必然结果。

    (5)绿林文化的人格崇拜:对于“义”的极度尊崇;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仗义疏财;
    对阳刚之气的极度尊崇 (6)藐视众生、嗜血残忍、是非不分等江湖文化的负面价值。

    第三节 《水浒传》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类型化与个性化的统一:金圣叹:“《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两个人,也只是一样。” 从塑造方式上:逐步强化型:李逵、鲁智深、武松等;
    发展变化型:宋江、林冲、杨智等 (一)黑旋风李逵 《水浒》中最有生气、最吸引人的形象之一。

    游民无产者,最具反抗性;
    卤莽、勇猛——先打后说话,惩恶比严,豪气夺人;

    盲动轻率——误杀、妄杀,无明确目标。纯真、厚道——“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熳到底”,胸无城府。义:兄弟之义——为梁山弟兄两肋插刀;
    仁义之心——探母遇李鬼、李逵负荆。悲剧结局——被宋江之“忠”与统治者之不义所毁灭——造反者的无真正出路。

    英雄传奇小说中的李逵型形象。

    (二)花和尚鲁智深 《水浒》中最令人敬重豪侠——第一好人。

    嫉恶如仇、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拳打镇关西、火烧瓦罐寺、大闹桃花村;
    为弟兄两肋插刀——大闹野猪林——“《水浒》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充分理想化的豪侠形象;
    主动的反抗者——并非被“逼上梁山”;
    自由的争取者——大闹五台山;
    功成圆寂——杀人成仁、成佛——值得深思的结局。

    (三)行者武松 《水浒》中民间影响力最大的形象,也是作品着力塑造的重点形象之一——“武十回” “天神”——武功高强、性情刚烈: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
    刚正不阿、铁骨铮铮——孟州牢营拒行贿,宁折不弯;
    光明磊落、恩仇必报——堂堂正正为兄报仇、为报施恩之情醉打蒋门神等;
    逼上梁山、反抗坚决——官场黑暗,徇私枉法;
    奸佞得势,忠良遭害,非反即死,不得不反。

    市井色彩浓郁的豪侠英雄(成长、生活于市井之中,为市井细民铲除恶徒)。

    (四)及时雨宋江 《水浒》中引发争论最多的形象,是作家着力最多的形象——应是作品主题的重要载体:或认为宋江是一个杰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形象,或认为他是一个农民起义军的叛徒、“封建主义的奴才”,并进而认为这是《水浒传》的作者对农民起义及其领袖的污蔑。(对宋江封建时代即有褒贬不同的看法,如李贽与金圣叹) 一个性格诸因素震荡变化的形象,性格复杂而变化:
    1、集义、忠、孝于一体:2、以义著称,视义高于忠——义而违背忠——不忠:从思想到行为——杀去东京,夺取天下:性格变异的临界点;
    3、招安:忠的回归、并试图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义——征辽:民族大义——征田虎、王庆、方腊:忠心耿耿、大义丧失——性格悲剧于悲剧结局;
    4、具有领袖人物的多方面的良好素质。

    (五)豹子头林冲 《水浒》中第一个真正被逼上梁山者——作品主题的有力体现者。

    武功高强,好结交江湖朋友;
    较高的政治地位、美满的家庭生活——本无反抗的可能;
    ——面对当道奸邪,高俅父子的作恶欺凌,忍气吞声,以求息事宁人——不愿放弃现有生活;
    误入白虎堂、发配沧州、野猪林遇险——一忍再忍,英雄之气的压抑——性格的稳态结构与张力渐强;
    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性格张力极限与性格裂变:爆发强烈的反抗精神;
    火拼王伦,接纳晁盖,开创梁山事业新局面;
    征战疆场,悲剧结局。

    ☆《水浒传》中成问题的女性观 (1)《水浒传》中女性世界的构成:大体分为妖女、魔女和无面目女性两类。第一类如潘金莲、潘巧云、贾氏等;
    中间比如顾大嫂、孙二娘;
    后者比如林冲的妻子以及大量的连姓名也不被注意的女子。

    (2)好汉们对待女性的态度:大体是有家室的比较冷淡,没有家室的对女性则多充满仇视。

    (3)就结果看,女性所造成的影响基本是灾难。如林冲的妻子因为貌美而招致调戏,导致林冲的发配;
    阎婆惜与宋江的同事(张闻远)通奸,导致宋江的亡命江湖。

    (4)“祸水观”的由来。就中国的整体文化背景看,是中国封建社会对女性向来的轻视;
    就《水浒传》所反映的特定阶层的生活来说,是江湖游侠阶层对于女性根深蒂固的戒惧。这种戒惧的由来,主要是从女性给他们的亡命生活所带来的种种不方便而来。

    第四节《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人物性格从类型化向性格化过渡。包括:传奇性与现实性、超人与凡人的结合;
    惊奇与逼真的结合;
    粗线条勾勒与工笔细描的结合;
    稳定与变化、单一与丰富的结合。

    (2)叙事技巧的进步与自由。这突出地表现在全知与限知视角的巧妙交替使用。而最见出作者才华的,又首推限知视角当中的游动视角的精彩使用。如武松在十字坡上与二娘的那段斗智斗勇,时而在武松耳中听到,时而由作者点出,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积极性。

    (3)串珠式的结构方式。用梁山事业这根主线,将众多的英雄传奇连在了一起。也有人说这是一种板块结构。

    (4)活泼灵动、惟妙惟肖的语言。《水浒传》首次运用了纯粹的口语作为书写语言,生动流畅,惟妙惟肖,体现出了作者高度的语言运用的才华,纯粹的白话成为后世小说创作的唯一语言,《水浒传》起到了典范作用。

    二、《水浒传》的地位和影响 (1)文学的:是英雄传奇的范本,对后世的历史演义和侠义公案小说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对其他文艺体式,如戏剧、曲艺、绘画、电影等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2)非文学的:后世农民起义以及绿林豪杰起义,往往以“替天行道”标榜,学习其战术战略,乃至借用其绰号,等;
    进步的评论家、思想家往往以之为“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工具,借以批判社会之不公、道学之可恶、真心之可贵等等。

    三、后世的效颦之作 《水浒后传》、《荡寇志》、《后水浒传》等。但无论在思想、艺术上均无法与《水浒传》比肩。

    第三章《西游记》与神魔小说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西游记》塑造典型的手法、《西游记》所蕴涵的原型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神魔小说:又被称为神怪小说或神话小说,指的是以神仙鬼怪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神魔小说是在古代神话、文言小说的志怪、传奇等创作与佛、道等宗教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明初的《三遂平妖传》是其早期作品,《西游记》是其代表作。

    第一节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 一、成书过程:
    1、历史事件:唐僧玄奘西行取经——其记载的宗教神秘化与故事化、虚化:《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民间传说的进一步神奇化、幻化:晚唐《独异志》、《大唐新语》 2、宋代:话本创作《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故事的进一步文学化、神话形象猴行者出现并成为故事主角、深沙神也被提到——宗教故事的神话化、“西游”故事的质的变化;

    3、元代到明初:“西游记”故事逐渐定型:四大形象的完整出现、故事的进一步丰富;
    元末明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元末话本《西游记》,永乐大典》“梦斩泾河龙”,朝鲜古汉语教材《朴通事谚解》“车迟国斗圣”;

    4、明中期作者创作:全面吸收前人成果,充分发挥创作才能 二、《西游记》的作者 1、关于《西游记》的作者的争论(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相关内容) 明代刊本的作者均未署名,只是说“华阳洞天主人校”;
    后来多数清代刊本都署作者之名为邱处机。实际上,邱处机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别是一部作品;
    清代中叶以后,吴玉搢等根据《天启淮安府志》等材料认为《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但未得到响应。此说后来经过胡适、鲁迅的提倡而得到广泛认同。但具体作者为谁,仍有争论。

    2、吴承恩(1500或151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居士),淮安山阳人;
    ——其家由书香门第渐衰落为小商人家庭;
    ——其幼“以文鸣于淮”,但“屡困场屋”,曾因家贫为短时期的长兴县丞:生活在社会下层;
    ——个性狂傲,愤世嫉俗,诙谐风趣;

    创作:《射阳先生存稿》《西游记》 三、《西游记》的版本 与《水浒》一样,可以约略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差别是唐僧出身的有无。

    四、《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西游记》基本上是由三个板块构成的。第一个板块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二是江流和尚出身及取经缘由;
    三是西天取经故事。

    第二节 《西游记》主题 一、有关争论:
    明清:明谢肇制“求放心”;
    清“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鲁迅语)——有所寄托,莫衷一是。

    解放前:鲁迅谓“出于作者之游戏”,胡适认为“至多不过只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 解放后:以阶级斗争学说阐释《西游记》:或以为歌颂反抗英雄,或以为投降变节——过于拘泥,牵强附会。八十年代后:寄寓人生历程说,正统正义说,批判君昏臣奸,主张清明政治说,游戏加哲理说等。

    二、对《西游记》的一种解说:
    《西游记》主题的多维一体:人类理想、民族精神与时代思潮、作者思想情感的融合 1、《西游记》的神话小说性质:有神话英雄孙悟空、是演化小说——主题具有非现实性与超现实性的方面:蕴涵着人类的理想;
    它植根民族文化土壤:蕴涵着民族精神的精华;
    它产生在唐宋元明时期,特别是最终成书于明朝中叶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家吴承恩之手:必然打上时代与作家的烙印。

    2、孙悟空是一个理想化的神话英雄形象——其原型来源具有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寄寓着人类共同的人生境界理想 A、强大自身的力量、本领与智慧;

    B、突破人的时空局限,以求时间的永恒、空间的充分享有与自由;

    C、敢于向一切强大对手挑战并征服他 《西游记》与孙悟空形象对人类理想的蕴涵,使作品获得突破时代、阶级、民族的艺术魅力。

    3、《西游记》与孙悟空形象植根民族文化土壤,蕴涵着民族精神的精华:儒、道、佛互补合一——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状态与精神状态。

    A、儒家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人格理想,直面困难、开朗乐观的精神风貌;
    (大闹天宫——漫漫西行路,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九死一生,不达目的,决不回头:孙悟空、唐僧及西行集体,猪八戒形象的正面表现与反衬) B、道家身心自由、自尊平等、与自然化合的人生追求;

    C、中土佛教的善良、执着(唐僧等)等人生导向;

    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与理想的蕴涵,使作品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为中华民族所格外珍爱。

    4、作品与孙悟空形象产生在唐宋元明时期,特别是最终成书于明朝中叶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家吴承恩之手,必然打上时代与作家的烙印:
    A、市民文化浪漫精神的孕育:市民意识的体现;

    B、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哲学与文学浪漫狂潮的催化:个性解放,自由、自尊、平等,欲望的合理存在——猪八戒:更多的现实色彩;

    C、作者愤世嫉俗、狂放不羁的个性显现:神话题材中大量的现实描写,表现出对昏君奸臣、贪官污吏等封建政治黑暗的不满,对世风险恶的讽刺,乃至对邪僧妖道的揭露——孙悟空之狂放不羁也有作者性格的投影。。

    第三节 《西游记》的原形精神和艺术特征 一、《西游记》的原形精神:
    从外观上看,《西游记》与神话相比可以说是同中有异。其题材、形象及其存在的怪异世界都有着明显的神话韵味,具有脱胎神话的痕迹。但是无论是和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上古神话相比,都带有明显的人类成年期的特征。它是系统而自觉的文学,而不是零碎朦胧的神话。而前后两个大的部分,正好形成了具有人类普遍精神的两大母题: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不畏惧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

    先看桀骜不逊的个性自由精神。首先,这种精神乃是人类精神的一种长存。在古今中外,这种精神都有所表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正代表了这样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出现在15世纪的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中国文学中向来缺乏遨游三界的想象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经由元代异族文化的侵扰,明代个性自由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禁锢的头脑开始松动。而《西游记》就是中国人头脑解禁后创造与想象力的明证。

    再看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随着孙悟空踏上西天取经的路途,他的自由意志逐渐受到局限。如果原形一体现的是人的个性自由精神如何得到社会认可的话,那么原形二则体现了个性价值如何在社会中得到实现的问题。在西天路上所遇到的问题其实很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的险恶,二是邪恶势力的侵扰,三是取经者自身由于人性弱点而带来的种种问题。

    二、西游记的艺术特征:
    《西游记》在艺术上最鲜明的特点是在奇幻思维上的幽默和诙谐风格,这就决定了小说的特点是奇笔和戏笔的圆熟运用和水乳交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作为神话移位的神话题材,《西游记》和《三国》、《水浒》等明显不同。它不是平实和一般的思维,而是充分发挥作家驰骋想象能力的奇幻思维。作者以绚丽的想象,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

    (2)集动物性、神性、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象。《西游记》在形象塑造上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将动物的形态、神魔的法力和人的意志精神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三者的结合,就产生了很多形状各不相同、个性差异的独特的艺术形象。如孙悟空就是人间英雄、猴子、神仙的巧妙结合。

    (3)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悠久传统,寓庄于谐的手法在《西游记》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西游路上的一切几乎都不能逃脱被孙悟空揶揄的命运,风趣幽默而又常具深刻的社会意义。如唐僧肉、人参果实际上就是对当时竟有烹食小孩的社会状况的曲写;
    车迟国让三位道士喝尿的描写实际上是对当时所谓“秋石方”的讽刺。

    (4)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在某种意义上,《西游记》和西方的流浪汉小说有很大的相似处。师徒四人一起经历了一切,而事件之间其实并没有严格的顺序关系。这种结构丰富了我国长篇小说的结构宝库。

    板块结构:《西游记》基本上是由三个板块构成的。第一个板块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故事,二是江流和尚出身及取经缘由;
    三是西天取经故事。

    (5)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作者大量使用诙谐幽默的话语,这就使得《西游记》的语言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风格。

    第四章《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授课时数:1 教学目的和任务:
    《金瓶梅》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作者对于笔下人物的矛盾态度、真正的性格化人物 教学方法:讲授、与《三国》《水浒》的对比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金瓶梅》的版本、作者、成书和思想内容 一、《金瓶梅》的版本 有关《金瓶梅》作者的创作情况十分匮乏,大约在万历年间,已经有它的抄本出现。现存最早的版本是万历年间版本。流传的版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是万历词话本;
    二是清代经过张竹坡批点修改以后的本子,叫说散本。

    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主要有:内容上,词话本从武松打虎说起,说散本从热结十兄弟写起,说散本没有84回吴月娘被梁山好汉捉去的情节;
    形式上,词话本有较多的“词话痕迹”,而说散本则删去了大量的韵文。

    二、作者 关于作者的争议,可能是古代小说中最多的。根据欣欣子的序言,作者是“兰陵笑笑生”,但这个兰陵笑笑生是谁,却无定论。过去几百年间影响最大的是王世贞说,并有“苦孝说”为之张本。后来陆续提出的作者不下四十种,如绍兴老儒、金吾戚里等。比较有影响的除了王世贞说以外,还有屠隆说、贾三近说、李开先说、冯梦龙说。

    介绍“苦孝说”。

    三、成书过程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人根据《金瓶梅词话》中大量保存的词话痕迹、前后矛盾等情况,认为它与《三国》、《水浒》一样,是所谓“世代累积型”作品,但是,这种说法却因为在成书前没有流传的痕迹等问题无法解释而渐渐被人们否定。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的地位,已经比较稳固了。

    四、主要内容:
    约略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西门庆的发家史, 第二部分是西门庆由富而贵, 第三部分写西门庆乐极生悲,先是儿子被潘金莲谋害,而后是自己纵欲身亡, 第四部分是西门庆死后其妻妾们的结局。

    第二节《金瓶梅》的主要人物形象:
    纵欲人生,葬身欲海 一、西门庆 1、商人、恶霸、官僚三位一体的典型;

    2、被各种欲望主宰的灵魂:利、色、名——各种欲望在追逐中互动;

    3、丰富的性格,杂彩的人生:成功的商人——进取、开拓,善于钻营,惟利是图,不择手段;
    作恶一方的恶霸,贪赃枉法、残酷狠毒的官僚——欺压良善、霸人妻女、妄杀无辜、贪赃纵凶、罪恶累累;
    风流放荡风月霸主——美貌风流、手段高超、欲壑难填,纵欲无度;

    4、在自卑的心理作用下,以纵欲作为确立自尊、获得平衡的心理状态——西门庆 行为的心理驱动力。

    二、潘金莲 《金瓶梅》中最引人注目、争论最多的形象 不幸的童年:生活困苦,以色侍人的性格扭曲;

    美貌风流,聪明伶俐,多才多艺,能说会道——《金瓶梅》中第一美女、第一才女;

    不幸的婚姻导致性格得进一步变态:张大户、武大郎既不能给其以爱情,也不能予以欲的满足——性饥渴导致的性变态:欲望的特别强烈——寻找欲望的满足途径:偷汉子、挑逗武松——未得满足,故与西门庆一拍即合;

    为一己肉欲,铲除一切彰碍:杀武大,除瓶儿,争宠爱——性格更加泼辣、残忍、冷酷;

    毫无廉耻、毫无道德、有欲无情、纵欲无度、贪欲丧命。

    变态社会的变态形象 三、李瓶儿 1、与潘金莲类似的人生经历、类似的性格起点、类似的人性变态:其初为人小妾—婚姻的无情感的滋润,也无欲望的满足——欲望的强烈、与西门庆一拍即合——为满足欲望而扫清障碍——性格的泼辣等;

    2、对西门庆由欲生情——情、欲的满足——女性温柔性格的复归、善良、软弱; 3、毁灭的结局:西门庆的淫欲——身体的摧残,潘金莲的淫威——精神的迫害;

    四、庞春梅:
    五、吴月娘  第三节 金瓶梅的艺术成就、贡献 一、《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1、题材的转变(由非凡人的非凡事向凡人凡事的转变) 2、审美趣味的转变(从歌颂到暴露) 3、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告别了类型化与扁平化) 4、网状结构的高度成熟(以家庭为圆心,以西门家为主轴,以家庭人物命运为经,以其他人物命运为纬) 5、口语化的市井语言(妙在口语家常) 二、《金瓶梅》对人情小说艺术发展的奠基作用及其在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1、 第一部文人独立撰写的长篇小说:在《金瓶梅》之前,所有的长篇小说都经历过一个比较漫长的时代累积然后由文人加工写定的过程,《金瓶梅》的出现打破了这个传统,开创了文人独立创作长篇小说的新局面。

    2、第一部世情书:在《金瓶梅》问世之前,小说的主人公或者是神仙鬼怪,或者是帝王将相,或者是英雄豪杰。它的出现,打破了旧有的传统。这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从远离人间的神走向了人,从而体现了文学向人的复归。

    3、其最重要的影响,还不在于有几部续书,也不在于为后世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提供了素材,而是为以后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占压倒优势的世情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把我国长篇小说的发展划分成了两个阶段。

    《金瓶梅》是人情小说的奠基之作,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1、首次以长篇小说描写当代生活,使作品具有强烈现实性与时代性;
    以往长篇小说题材的非当代现实性—或为历史兴衰、或为豪杰争斗、或为神仙故事——《金》对中晚明社会作了真实全面的写照:A、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及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时代特征:封建政治黑暗、吏治腐败,封建经济衰败,商业资本的兴起,官商合一等;
    B、真实的反映了中晚明社会传统的、正统的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崩溃及新的价值体系未能建构,所导致的道德沦丧、世风日下、肉欲横行的变态社会情景;
    C、真实的描写了中晚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与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的时代画卷。

    2、人物形象成为小说创作的中心与平凡人物的全方位性格刻画:《金》之前小说以情节为中心、人物的传奇化、性格的单一化等——《金》故事情节的平淡化——人物身份的平常化、人物生活的全方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维刻画与立体显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增强、审美价值的增强——小说步入人物性格个性化发展阶段。

    3、《金瓶梅》开创了人情小说通过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反映社会的写实方法,并建构起立足家庭钩连社会的生活流网状结构;
    (从词话本到说散本的变化——小说艺术构思说话式到文本式) 4、《金瓶梅》开创了小说创作无所依傍、个人独创的创作风气。它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章回小说——作家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作家个体风格的多样化与小说园地真正百花齐放。

    5、真正口语化、俚俗化的小说语言。

    三、《金瓶梅》的社会意义:
    1、从西门庆形象看金钱的巨大能量:《金瓶梅》以西门庆这样一个兼富商、恶霸、官僚、地主于一身的人物为中心,通过对其生活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上自朝廷权贵,下至市井无赖的广阔生活画面。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了明代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的腐朽本质特别是金钱的巨大力量和纵欲风气做出了忠实的描绘,可以称得上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

    2、女性世界的悲剧:《金瓶梅》中的女性世界,是一个与传统的温柔敦厚的女性标准截然不同的女性世界。她们对名节十分淡漠,而对情欲、物欲、肉欲则充满了渴望。她们的行动有某种合理性,她们用自己的力量冲击着不合理的礼教制度。但由于时代给她们的的限制,她们的全部才华就只能用在迎奸卖俏与追求享乐上,难以跳出人性的泥潭,最终走向灭亡。

    3、世态炎凉的丑剧:小说通过西门一家的兴衰,深刻地暴露了当时的世情的虚伪、冷漠和整个社会的利己主义本质。西门生前身后,围绕着他的那些人的举动。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末世的世态炎凉、人心险恶。作者通过这样的背景,客观上揭示了一个难以适应近代人文思潮问世的恶劣环境。

    四、《金瓶梅》的局限性:巨大的成就,致命的局限 1、自然主义的描写:
    A、色情描写的过多与过露——有一定的必要性,但刻意追求感官刺激,没有真正进行审美观照,非情节化、非艺术性。B、生活的艺术典型化不够,叙述描写的细大不捐、不厌其烦,烦琐罗嗦。

    2、宿命论思想统帅全书:色空观念,抹杀是非;
    果报观念,开脱罪恶。

    3、“溢恶”倾向,专注于人性恶的描写固然揭露有力深刻,但未能很好的捕捉明末社会的新因素、新气息,特别是作者缺乏理想的眼光与理想探索精神。

    五、明代长篇小说的几点总结 1、就体式来看,章回小说是明代乃至整个中国长篇小说的唯一样式。

    2、其发展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雏形期,其范本是唐末俗讲和宋元讲史话本,此时的俗讲为了讲述方便,开始采用分卷分目的形式;
    初起期,其范本是创作于元末明初,刊刻于明代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小说比过去的讲史话本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们往往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核心,加进不少群众和作家的创造,形式上也更长一些,由主要供说话人作底本到主要供人们阅读;
    成熟期,范本是明中叶以后大批的章回小说,如《西游记》、《金瓶梅》,到清代,才真正成熟。此时的章回小说,在内容上已经和讲史没有什么联系,情节也更加复杂,但体裁上仍然保留着“讲史”的痕迹。

    3、章回体的特征:就艺术来说,因为通俗小说的前身是说书艺人讲述故事,讲述故事基本诉诸听觉,所以就形成了章回小说在艺术上的严格的可叙述性。他要求情节连贯,故事完整,意向明朗,头绪避免纷繁,尽量不使用倒叙,基本上用第三人称,等。这些特点不但为以后的小说家采用,也影响到了中国人的欣赏趣味。就形式上说,大多采用韵散结合的方式,保留着早期讲史的痕迹。散文为主,韵文是过渡和装饰。就叙事特征而言,它注重说与听的关系;
    注重保留说话痕迹(列位看官、话说、且说、话表);
    为了吸引读者,常常故意卖关子,吊观众的胃口,且多位于回末。

    4、就题材内容而论,可大体分为以下几种:历史演义;
    英雄传奇;
    神魔小说;
    世情小说。

    5、小说在明代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原因有:统治者对小说发展控制的程度;
    社会对商品经济看法的变化;
    小说生产能力的因素。

    6、明代小说批评的兴起。兴起的原因:社会的,思潮的;
    文学自身的。明代小说批评涉及到的理论问题主要有:关于小说的地位;
    关于小说的艺术虚构问题;
    关于人物性格塑造的问题,关于小说语言的通俗性问题,等。

    第五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拟话本小说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
    “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言”与“二拍”的取材倾向和同中有益的艺术风格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拟话本小说的产生、特点和主要作品 一、话本小说的产生:
    从文体上看,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是长篇小说的前身,而“小说家”的话本则是拟话本小说的前身。因为“小说家”的话本主要是现实题材,篇幅短小,是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的滥觞。早期的话本主要是供说话人表演时提示之用,故简单而数量有限。从明代开始,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随着人们阅读兴趣的增加,话本小说向书面文学靠拢,文人开始大量加工,这就是人们说的“拟话本”。

    二、拟话本小说的体制及其特点 1、体制: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篇尾。

    2、体制特点:拟话本虽然在形式上保留了宋元话本的若干特点,但实际上与宋元话本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主要目的不是为说书艺人提供底本,而是为了读者的阅读;
    由于文人是创作主体,所以文人趣味逐渐增加,情节开始比较复杂化,好的作品,也去掉了话本的很多世俗恶趣。

    3、明代的拟话本小说,现存的大约有20种。如:东鲁古狂生的《醉醒石》,天然痴叟的《石点头》,周清源的《西湖二集》等,但多成就不高。最好的作品,应推“三言”“二拍”。

    第二节 冯梦龙和“三言” 一、 冯梦龙生平和文艺思想 1、冯梦龙的生平: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耳犹,别号龙子犹,茂苑野史氏、顾曲散人,因居室名墨酣斋,所以又常以墨酣子、墨酣斋主人署名其作。苏州人,少负才名,狂放不羁,与其兄梦桂、弟梦熊并称吴下三冯。一生科举蹭蹬,57岁补岁贡,4年后任福建寿宁知县。明亡后忧愤以卒。冯梦龙以毕生精力从事通俗文艺的搜集整理创作,经其手编的作品可谓等身。但奠定其在文学史上大家地位的,还是“三言”。

    2、冯梦龙的文艺思想:响应“童心说”,提出尚“真”主“情”的文学思想;
    明确通俗文学应以“适俗”为归宿;
    从时代发展、文学进化的角度出发,阐述通俗文学值得肯定的原因所在。

    二、“三言”的题材内容:
    “三言”的全称分别是《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每集40篇,共120篇。这其中,有改编前人及时贤的作品,也有自己的创作。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可以作如下归纳:
    1、对“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的反动(对经商活动的正面赞扬,对经商活动艰辛的描述,商人以正面形象出现);

    2、以个性自由为基础的情爱观念(肯定男女情欲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将真情说贯穿到作品当中,将对美好爱情的认识,上升到了情感上相互了解、人格上互相尊重的高度);

    3、市民眼中的社会黑暗面(科举制度、官场黑暗、社会秩序混乱等) 三、“三言”的艺术特色:
    1、编织故事上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具体说来:
    1)较多地使用巧合和偶然的艺术手法,简化故事的漫长进程;

    2)善于运用具有细节特征的小道具来扭结、推动故事情节,增加戏剧性 3)善于设置伏笔和悬念 2、人物塑造上也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果。具体说来:
    1)将人物放在激烈的冲突中 2)白描手法的大量运用 3)运用对比、映衬等手法 3、语言使用上典雅而不失通俗, 1)在口语基础上,大量采用谚语、俗语,使小说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 2)句法上尽量使用短句,注意音调铿锵、富于节奏感 第三节 凌濛初与“二拍” 一、生平:凌濛初,自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人。科场蹭蹬,50岁才以副贡身份授上海县丞。李自成军进逼其地,他被困拒降,呕血而死。著有杂剧、诗文等多种,然影响最大者,还是“二拍”。

    二、“二拍”的题材内容,与“三言”相比,其新的突破,可以做如下归纳:
    (1)经商题材,更有时代特色。

    (2)爱情题材,女性观念显然更为进步,提倡男女平等的观念,对贞洁观念的突破 (3)超前的社会批判精神。

    三、“二拍”的艺术贡献 (1)头回作到了与正文的一致;

    (2)结束了以往拟话本中套话的程式化窠臼,代之以自己的韵语,使韵文与散文相互呼应结合,更有个性;

    (3)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更为考究;

    (4)对细节的追求更为细腻;

    (5)议论虽时显迂腐且也过多,但个性鲜明,增加了整部作品的个性特征。总之,凌濛初的“二拍”,真正标志着文人化的拟话本的成熟。

    第六章 明代戏剧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
    把握明代戏剧的发展脉络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临川派与吴江派之争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明代戏剧的概况 一、 明代戏剧概况:
    明代戏剧的主要剧种有杂剧和传奇。明代杂剧杂数量和质量上与元代相比,均有减少和蜕化。但在体式上,却有自己的一些独到的特点:从结构而言,比元代4折一楔子来的自由;
    在曲调上,明杂剧兼用南曲,比元杂剧单用北曲要灵活;
    在演唱方式上,明杂剧打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做法,富于变化;
    题目正名的位置也不只限定于末尾,而是较为灵活。

    二、南戏与传奇的关系:
    南戏是比较质朴的民间戏剧形式,传奇则经过文人加工而比较雅化了,体式比较宏大,艺术上也比较精美;
    南戏全用南曲,传奇则南北曲均用;
    南戏多为民间俚曲小调,宫调没有严格限制,传奇则用宫调区分曲牌。

    三、传奇与杂剧的分别:
    体式庞大;
    宫调灵活;
    多人轮唱;
    角色行当更加细腻。

    四、四大声腔:
    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经过魏良辅的加工,梁辰鱼的成功运用《浣纱记》,昆山腔渐渐压倒其他声腔。

    五、明代戏剧的基本特征:数量众多;
    题材多样;
    审美风格的雅化。

    六、明代戏剧的分期以及特点:
    前,为嬗变期,基本上仍然是元之余波,并且有一个很长的萧条时期;
    中,为复苏期,传奇已经替代杂剧的地位;
    后,为繁荣期,汤显祖等大戏剧家都是这一时期收获的。

    第二节 明代杂剧 (1)明代初期的杂剧。除了朱权、朱有燉以外,余无足道者。朱权的《太和正音谱》,更是中国戏剧历史上的一部举足轻重的戏剧理论著作。朱有燉的杂剧以神仙道化、伦理剧为多,比较有名的是《香囊记》 (2)中期的杂剧。总体来说,已经处于颓势。只有几个作家如王九思(《杜甫游春》)、康海(《中山狼》)、徐渭(《四声猿》)等,尚能继往开来。特别是徐渭的《四声猿》(包括《狂鼓史》、《雌木兰》、《女状元》、《玉禅师》),堪称明代中期杂剧之翘楚。

    (3)后期的杂剧。是杂剧创作的巩固时期。数量较多,但令人难忘者少,已经远远不能与方兴未艾的传奇相比。

     第三节 明代的传奇 一、明代传奇的分期:
    (1)明代前期的传奇,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多是一些一些宣扬伦理道德的风化之作。代表作有《五伦全备忠孝记》《五伦香囊记》等。

    (2)明代中期的传奇无论是内容题材,还是声腔的演变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转变的标志就是明代中期的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王世贞《鸣凤记》,梁辰鱼《浣纱记》。

    (3)明末是传奇创作更为繁荣的时期。著名的传奇作家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如汤显祖、沈(王景)、高濂、周朝俊、王骥德、吕天成、吴炳、孟称舜等。

    二、吴江派和临川派的争论 (1)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的曲论核心是对场上之曲的强调。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格律至上;
    二是推崇语言。

    (2)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则强调“曲意”,追求剧本的文学价值。

    第七章 汤显祖和《牡丹亭》 授课时数:2 教学目的和任务:
    了解汤显祖的生平创作情况,掌握《牡丹亭》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杜丽娘情欲觉醒与时代审美思潮的呼应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汤显祖的生平、思想、创作 一、 汤显祖的生平:
    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茧翁。21岁中举,风采备受瞩目。因屡次拒绝权臣延揽而淹蹇。辞官归隐,创作以终。

    二、汤显祖的思想:
    其思想渊源非常复杂,儒释道,特别是王学左派的思想对他的影响很大。和李贽、达观都有直接来往。其思想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其“至情论”:
    (1)从宏观来看,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

    (2)从程度上看,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至情”,《牡丹亭》便是“至情”的演绎。

    (3)从途径上看,最有效的“至情”感悟方式是借戏剧之道来表达。

    三、汤显祖的创作:
    “临川四梦”:《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最杰出者,是《还魂记》(即《牡丹亭》)。

    介绍《牡丹亭》之外的其他三梦。

    第二节 《牡丹亭》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一、《牡丹亭》的情节关目。(介绍剧情) 南宋时期的南安太守杜宝只生一女,取名丽娘,年十六岁,尚未许配。杜宝为了使女儿成为识书达理的女中楷模,为她请了位年已六十的老秀才陈最良。因陈上《诗经·关雎》惹动了丽娘的情思。伴读的使女春香,偶而发现了杜府后的花园,并引领丽娘偷偷游了花园。久困闺房的丽娘,在大好春光的感召下,动了访春之情。丽娘回屋后,忽作一梦。梦见一书生手拿柳枝要她题诗,后被那书生抱到牡丹亭畔,共成云雨之欢。丽娘醒来后,恹恹思睡,第二天又去花园,寻找梦境。失望之下相思成病,形容日渐消瘦下去。一日照镜子,见自己一下瘦成那个样子,忙叫春香拿来丹青、素绢,自画春容,并题诗一首于上。她又把梦镜说与春香,并让春香把那画叫裱画匠裱好。杜宝夫妇听说女儿病重,忙叫陈最良用药,让石道姑来念经,但都不见效。

      中秋之夜,丽娘天逝。死前,嘱咐春香把春容装在紫檀木匣里,藏于花园太湖山石下,又嘱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牡丹亭边的梅树之下。这时,投降了金国的贼王李全,领兵围淮、扬,朝廷升杜宝为淮、杨安抚使,立即动身。杜宝只得匆匆埋葬了女儿,并造了一座梅花庵供奉丽娘神位,又嘱托石道姑和陈最良照料。杜宝即带夫人和春香前往淮安,因军事危急,半路上杜宝让夫人和春香乘船回了临安。

      广州府秀才柳梦梅,原柳春卿,因一天梦见一花园中,有一女子立在梅树下,说她与他有姻缘,才改名柳梦梅。柳梦梅去临安考试,路得进宝臣苗舜宾援助。走到南安时,柳病宿梅花庵。柳病渐好时,偶游花园,恰在太湖石边,拾到丽娘的春容匣子,回到书房,把那春容挂在床头前,夜夜烧香拜祝。丽娘在阴间里一呆三年,阎王发付鬼魂时,查得丽娘阳寿未尽,令其自己回家。丽娘鬼魂游到梅花庵里,恰遇柳生正在对着自己的真容拜求。丽娘大受感动,与柳生欢会,自称是西邻之女。他们两人的夜夜说笑声,惊动了石道姑。一天夜里两人正说笑,被突然来的石道姑冲散。第二天夜里,丽娘只好得向柳生说出真情,并求柳生三天之间挖坟开棺。柳生只好把实情告诉了石道姑,并求她帮助。第二天,他们挖坟开棺,使丽娘还魂。道姑怕柳生与杜丽娘事情被发觉,当夜雇船,三人一道去了临安。

      陈最良发现丽娘坟被盗,忙去扬州告诉杜安抚。陈最良还没到淮安就被叛军俘获,李全听说陈最良是杜家的家塾老师,又得知杜宝还有夫人和春香,就听从妻子的计策,谎说已杀了杜夫人和春香,然后放了陈最良。陈到淮安见了杜宝,即把小姐坟被盗,老夫人、春香被杀的事禀知杜宝,杜宝听后大恸。后杜宝忍痛修书两封,让陈最良送给李全和李的妻子,封官许钱、招降了李全,淮安围解。

      丽娘他们到临安,在钱塘江边住下,等柳生知道考试时,考试时间已过,多亏主考官是苗舜宾,才得以补考。这时,因淮、扬兵事,朝廷延期放榜。丽娘让柳生先去扬州看望她父母。柳生走后不久,来临安的老夫人和春香因天晚找宿处恰与丽娘、石道姑相遇。柳生到了扬州,听说杜在淮安,又去淮安见杜宝。杜宝以为女儿已死,何以有女婿,并以柳生假冒罪名,令人拿下押往临安侯审。杜宝回到临安,因军功升为宰相,陈最良升为黄门奏事官。这时,榜下,柳中了状元,可到处找柳不着。原来柳正被杜宝吊打,因为在柳身上搜出了丽娘的春容,在杜宝认为柳是盗墓贼。这时,苗舜宾听说后,赶到杜府,救下了柳生。苗告诉杜宝,柳生已考中状元。杜正气恼时,陈最良来到,说小姐确实又活了,柳生就是女婿。杜认为是鬼妖之事,请奏皇上,灭除此事。

      陈把此事告诉皇上,皇上要宰相、小姐、柳生、老夫人都前来对证。金銮殿里,众人齐到,皇上用镜子照,看有无影子、断定丽娘确实是活人。杜宝硬说丽娘、老夫人都是鬼魂所变的,后经皇上裁决让他们父女、夫妻相认。丽娘又劝柳生拜认了岳父杜宝,全家人大团圆。

    二、故事取材:
    汤显祖在《题词》中曾提到过《牡丹亭》的题材来源:“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衍之。至于杜太守收拷柳生,亦如淮阳王收拷谈生也”。分别见于《搜神记》、《类苑》。

    三、汤显祖对题材的改造和主题提炼:
    经过汤显祖的改造,传统的故事具有了强烈的时代气息,突出了明代后期人性解放的鲜明旗帜,反映了当时“情”与“理”的激烈冲突。首先,与小说中二人的门当户对不同,《牡丹亭》中二人的身份悬殊,这就使得它具有了冲破封建门第观念的意义;
    其次,与小说中杜宝基本没有干涉二人不同,《牡丹亭》中的杜宝积极反对二人恋爱,这就使得矛盾冲突更加尖锐;
    再次,作者还着意突出自由结合之难。这些,都使得《牡丹亭》具有非常激动人心的力量。

    四、《牡丹亭》的思想和社会意义。

    (1)一是以情反理,反对处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权利和情感价值,褒扬像杜丽娘这样的有情之人,从而拨开了正统理学的迷雾。

    (2)崇尚个性解放,突破禁欲主义,肯定了青春的美好,爱情的崇高以及生死相随的美满结合。

    (3)在商业价值日益增长,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新形式下,对于正在兴起的个性解放思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艺术特色:
    (1)《牡丹亭》不仅写了外在事件的矛盾扭结,而且写活了人物,刻画出了不断发展的性格,并使隐性的戏剧冲突逐渐升级。

    (2)奇幻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强烈的主观精神追求,浓郁的抒情场面,典雅绚丽的曲文铺排,都体现出《牡丹亭》较为典型的浪漫注意风格和多重艺术魅力。

    (3)《牡丹亭》又是一部兼悲剧、喜剧、趣剧、闹剧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复合剧。

    第八章:明代诗歌(自学) 授课时数:1 教学目的和任务:
    对明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对主要诗人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明代社会文化的嬗变与传统文学形式的衰微 明代社会文化的嬗变和传统文学形式的衰微 (1)从明代开始,以诗文为代表的传统文学形式的主导地位逐渐让位于小说、戏剧等通俗文学形式。尽管从绝对数量来说较之前代并没有减少,但在质量上,却远远无法与唐宋比肩。

    (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就社会因素讲,明代文学家经历了一个由紧到松的过程,作家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受到过重创,士气不再高张。就思想观念而言,理学对人们影响很大,进一步束缚了心灵的自由。另外,进入元代以后,中国文学本身也逐渐由抒情本位向叙事本位发展。

    第二节 明代前期的诗歌 (1)刘基的文学主张和诗歌创作 (2)高启为代表的吴中诗风的转变 (3)台阁体 (4)茶陵诗派 第三节 明代中期的诗歌 (1)李梦阳、何景明与前七子 (2)吴中四才子 (3)谢榛、李攀龙、王世贞与后七子 第四节 明代后期的诗歌 (1)晚明思想与文学革新的旗手李贽 (2)公安三袁的理论与创作 (3)竟陵派诗歌 (4) 遗民诗人 第五节 明代的散曲 (1)明代散曲概述:数量上,远远超过元代,但质量不及;
    随着昆曲的发展,开始有一些文人以昆曲为散曲;
    元代末期就已经开始的散曲的雅化倾向得到发展。

    (2)重要的散曲作家:陈铎、王磐、冯惟敏、薛论道等。

    第六节 明代的民歌 (1)形式上,包括民间流行的俗曲和民歌 (2)内容上,以情歌为主 (3)风格上,清新活泼 第九章明代的散文 授课时数:1 教学目的和任务:
    把握明代散文发展脉络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公安派小品文在内容形式上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 第一节 宋濂和明初散文 明初,由于政治环境的骤然变化,元末文人的那种洒脱的情怀和隐逸的心理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文人们不得不依附于政权,以求安生。受到这种影响,代表官方意志的强调“道统”的文学观念就成为明初文学思潮的主流。以宋濂为代表的明初散文就是明初“道统”散文的一面镜子。其代表性言论是“文外无道,道外无文”。但其具体创作又多少能超出自设之藩篱,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传记散文最为出色,颇有《史记》风采;
    写景散文文笔简洁清秀;
    寓言散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其议论散文在从容不迫中颇有雍容风致,亦影响深远。

    除宋濂外,明初散文名家还有刘基。风格古朴雄厚,体裁多样,而以寓言散文最为有名。

    第二节 唐宋派与明代中期散文 如果说明初是“道统”的天下,则明代中期就是“道统”和“文统”分庭抗礼了。由于明初道统文学观的强大,文学终于成了脱离文学意味,粉饰太平的工具。人们在台阁体的自我消亡中看到了道统对于文学的桎梏作用,于是前七子边起而匡之,希望借秦汉文学的文采来抵消道统对文学的驾驭,找回文学自身的传统。然而由于他们攻击道统的武器不是人的心胸感情,而是古人的牙慧,因而在创作上拿不出能够证明文采优于“道统”的力作,所以不能承担起振兴文学自身传统的重任,反而受到“道统”文学观念的反拨。明代中期唐宋派散文的出现,便是“道统派”以创作实际回击文采派并取得重大成果的例证。其代表人物为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传统。但之间又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且实际上,文采与情感仍然是他们的文章被人们认可的最重要的原因。实际上,他们是通过修身让这些东西“不求而自至”罢了。

    第三节 公安派及晚明小品散文 尽管唐宋派的初衷是要以理学纠正前后七子在诗文内容上的空虚,但代表唐宋派文学最高成就的归有光的散文恰恰是以情感人。这说明在明代中期以后注重个性和情感的社会思潮逐渐上扬的趋势下,文学领域的主情主文一派的主导地位逐渐得到确立。公安派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口号,在晚明小品散文中得到彻底的贯彻和落实。晚明小品文的出现,标志着明代散文领域主情、主文一方的最终胜利。所谓小品,原为佛教用语,明人采用这一名词,主要是为了和以往那些关乎国家大事、理学精义的“高文大册”区别开来,并非是某种特殊的文体,凡游记、杂记、书信等都可以包括在内。成就最高的作家除了公安三袁以外,还有张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