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计划总结 工作报告 领导讲话 致辞演讲 心得体会大全 应用材料 实用文档 党团建设 专题范文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 党团知识
  • 入队申请
  • 入团申请
  • 入党申请
  • 自传评议
  • 意见谈话
  • 思想汇报
  • 转正申请
  •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时间:2021-07-14 10:10:50 来源:职场写作网 本文已影响 职场写作网手机站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导言 一、名词解释 1、生产: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3、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5、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问答题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答:(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 答: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与自然规律相比,其特点为:第一,经济规律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
    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

    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第一章 商品经济 一、名词解释 1、商品:商品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2、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3、价值: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5、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6、货币: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7、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8、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通上涨的现象。

    9、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想象。

    10、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础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11、生产社会化: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既有分散的小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过程。

    12、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

    二、问答题 1、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答:
    (1)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但总价值量是不变的,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
    反之,则反之。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折的利益、地位、命运和经济行为的影响? 答:
    (1)个别劳动时间,是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需要的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2)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的。二者之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至关重要,具体讲:
    ①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通过商品交换,他的劳动可以全部得到补偿。

    ②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他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商品,就会少赚钱甚至亏本,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破产。

    ③当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他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商品,他花费的劳动不仅能得到全部补偿,而且还能得到一个额外的收入,由此使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因此,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命运。

    3、 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 答:
    (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所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也可以说是由商品的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两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的商品价格总额除以同一货币单位流通的平均速度 这一公式表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 对货币流通规律的运用? 答:
    (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国家投入流通中的货币量要与实际需要相一致。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直接原因有两个:一纸币发行过多;
    二信用膨胀。更深刻的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经济因素,例如垄断价格的上涨、政府财政赤字增大、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等。应该防止。

    (3)如果小于实际需要量,就会发生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它往往与政府紧缩银根、消费者和生产者对未来预期不乐观宁愿保有货币而惜购投相联系。危害是会带来经济增长减慢,甚至导致萧条。应该防止。

    5、 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

    答:
    (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2)价值规律表现形式: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的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

    第三、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6、 决定社会总劳动在个部门间分配的主要因素? 答:
    (1)社会的需求结构 社会的需求是指在经济上可以实现的需求。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类产品极其数量的要求,也就是提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要求,从一个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个部门。

    (2)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如何,主要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三个方面决定生产各种一定数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它从另一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7、 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实现形式? 答:
    (1)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即将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生产部门。

    (2)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
    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第二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一、名词解释 1、资本: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2、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公式为:m' = m / v。

    3、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4、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5、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 再转化为资本。

    6、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有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 本价值构成。用C/V表示。

    7、 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把自身所获得的剩余价值转化为 资本,即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

    8、 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它是通过大资本 吞并小资本,或若干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迅速增大。

    9、资本循环:资本循环是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变换三种职能形态,使自身价值增殖,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

    二、问答题:
    1、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答:(1)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工作日延长,从而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3)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2、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是什么? 答:(1)资本周转,是周而复始不断重复进行的资本循环。

    (2) 加速资本周转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在获得同样多的利润时,节省预付资本量。

    第二、可以在使用同样多的预付资本时,获得更多的利润。

    3、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答:(1)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

    (2)社会总产品在从实物上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联系,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II部类。

    4、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 答:
    (1)利润平均化趋势,是由部门之间的竞争引起的。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各部门的利润率也不相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利润率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利润率高。为获取更多的利润,资本不断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的自由转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形成一个大体平均的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除以社会总资本所得的结果。

    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按各自资本量大小和平均利润率分得一份剩余价值,这就是平均利润。

    (2)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的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因此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
    从各部门商品看,其生产价格决定的基础仍然是商品的价值。所以,生产价格无非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这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但经过这种转化,市场价格就不是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了。

    5、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答:
    (1)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中,剩余价值规律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追求剩余价值。

    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环节。资本主义生产的各环节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服务的,资本家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执行资本的职能。

    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对剩余价值的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就使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加剧和扩大,再生产比例遭到破坏,产品实现困难,引发经济危机,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灭亡。

    由于剩余价值规律放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手段,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因此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第三章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一、名词解释 1、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指按照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联系起来的经济组织、经济机构、经济管理和调节方式等构成的体系。

    2、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指的是社会总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分配。

    3、 产权:产权是以法律形式确定并加以保护的一定社会主体对经济资源即生产 要素的所有、使用、经营并相应取得收益的权利。

    4、 市场:市场是指集市、商店、交易所等一切商品交易场所和一切发生商品买卖的场合。

    5、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指市场上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运行。

    6、 股份制企业:股份制企业又称股份公司,它是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经营的企业。

    7、 股票:股票是一种拥有一定数额股份资本并据以获取股息收入的凭证。

    8、 垄断:垄断是指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大企业为操纵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料来源而形成的协定、同盟或联合。

    9、 金融资本: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

    10、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极少数既控制着银行又控制着工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

    二、问答题 1、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主体及他们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1)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主要有五个:资本主义企业、资本家阶级、雇佣劳动者阶层、中间阶级、资产阶级政府。

    (2)五大主体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各自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
    资本主义企业是从事生产、贸易、运输、金融、服务等经济活动的单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经济组织。

    资本家阶级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利益主体和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垄断资本家阶级包括以下几个阶层:食利者阶层、股票持有者阶层、经营者阶层、领导阶层。

    雇佣劳动者阶层是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阶层,他们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中间阶级是介于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工人阶级之间的一个阶级。也称小资产阶级。他们从事小规模的生产经营,对资本主义经济起一定的影响作用。

    现代资本主义政府,拥有各种形式的“国有”经济成分,并把国民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集中在自己手中,以实际的总资本家的身份,干预和调节全社会经济活动,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主体之一。

    2、垄断的形成? 答:自由竞争必然引起和不断加剧生产的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所谓垄断,是指为数不多的资本主义大企业操纵和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以及原料来源而成立的协议、同盟或联合。

    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高度集中后,拥有一个部门大部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并在同类商品生产中占有最大份额的少数企业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或同盟,形成操纵和控制整个部门生产和流通的势力。

    第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使自由竞争遇到困难和障碍,垄断成为必然的趋势。大企业之间的公开竞争是具有破坏性和危险性的,为避免几败俱伤,保证高额利润,大企业必然要相互勾结起来联合控制生产和流通。

    3、金融资本的形成及金融寡头的统治? 答:(1)金融资本是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日益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最高形态的垄断资本。

    随着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的形成,银行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即由普通的中介者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垄断大银行通过金融联系、资本渗透、人事结合控制大企业;
    与此同时,垄断工业企业也通过同样途径控制大银行。这样银行垄断资本与工业垄断资本相互融合,形成了金融资本。

    (2)金融寡头是指极少数既控制着银行又控制着工业的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

    金融寡头是垄断组织的指挥者和操纵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统治者。它是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实现其统治的: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即金融寡头首先掌握主要公司的股票控制额,把它作为母公司,然后再以同样的办法控制下一层公司。金融寡头就是通过这种层层控制的办法来实现其在经济领域里的统治的。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是通过“个人联合”来实现的,既他们通过收买高级官吏和国会议员,指派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或者亲自出马占据国家领导要职等来操纵和控制国家机器。

    第四章 资产阶级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名词解释 1、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

    二、问答题 1、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所采取的措施。财政政策的紧缩与扩张。

    答:(1)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两方面。

    (2)国家运用财政收入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第一、调节收入和财产分配的税收措施。

    第二、 对垄断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措施。

    第三、 调整经济结构的税收优惠措施。

    第四、 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总量调节措施。

    (3)财政支出政策主要包括三种措施:
    第一、增减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第二、增减社会福利开支。

    第三、 增减政府直接投资、对私人投资的津贴补助、各种价格补贴、各项事业费用开支等。

    2、财政政策的紧缩与扩张。

    答:不同时期运用不同的财政政策。从总量调节看,财政政策可分为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

    (1)当经济过于膨胀时,政府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增税等手段,抑制投资减少个人收入从而减少个人消费,抑制需求膨胀;
    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减少财政支出,抑制社会需求,从而把过热的经济降下来。

    (2)当经济不景气时,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从财政收入政策上,往往采取减免税等手段,刺激投资增加个人收入从而刺激个人消费,扩张整个需求;
    从财政支出政策上,增加政府支出,直接扩大社会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复苏。

    3、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国家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国家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控制货币发行、控制和调节对的贷款、推行公开市场业务、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在贴现率、选择性信用管制、直接信贷管制。

    第五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一、 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它是由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构成的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广义的国际贸易包括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2、 国际市场价值:国际市场价值就是商品的国际价值,它是各国生产同种商品的劳动,放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比较而形成的国际范围的社会价值,它的大小是由国际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 倾销:倾销是指以底于国内的价格向外国出口商品。

    4、 外汇:外汇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各种对外支付手段。

    5、 汇率:汇率是指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比价。

    6、 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是指各国政府听任外汇汇率随市场供求情况波动的制度。

    二、问答题 1、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之间的关系? 答:无论商品的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之间的关系如何,只要用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的比值较小的商品,换回其比值较大的商品,都可能获得一种比较利益。

    (1)是用国民价值小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等于或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

    (2)是用国别价值等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流通。

    (3)是用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的商品出口,换回国别价值与国际价值相比其比值更大的商品。

    2、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对于输入国和输出国及劳动者本人的影响? 答: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劳动资源的国际再分配。它对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促进国际科学技术交流、加强国际经济联系都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给劳动力输出国、输入国和劳动者本身带来许多问题。

    对劳动力输入国来说,资本主义企业从中获得了科技人才、熟练技术工人青壮年劳动者,尤其是从加重剥削外来移民中榨取大量超额利润,同时也造成对本国劳动者的压力,加重业已存在的就业难题。

    对劳动力输出国来说,劳动力受雇于外国资本固然会带来向本国传递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获取外汇收入等好处,但劳动力外流使它们损失了优秀人才和熟练劳动者。特别是由于劳动力输出国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人才和熟练劳动力的外流使它们蒙受很大的损失,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对向外国流动的劳动者本身来说,作为输入国的外来移民,要忍受比当地劳动者更重的剥削,并且在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生活待遇等方面受到歧视。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历史趋势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是资产阶级利用暴力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并积累货币资本的历史过程。

    二、问答题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答:(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第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第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所有制结构 一、名词解释:
    1、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一定范围内的劳动群众共同所有。

    2、合作社:合作社是劳动者在自愿互相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经营的经济组织。

    3、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制是采用股份制的一些做法的合作经济。

    4、个体经济:个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税后收入由劳动者自己所有的一种经济成分。

    5、私营经济: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和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经济成分。

    二、问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经济按所有制来划分,有两大类型;
    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公有经济有两种形式: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必须坚持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确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指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经济和各种非公有经济共同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是与现阶段生产力相适应的,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状况总的来说,生产力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仍然不发达,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主要为了:
    第一、为了迅速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需要有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二、不同的所有制经济都能在不现层次的生产力中和规模不现生产经营中找到各自的位置,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

    2、国家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特征和作用? 答:(1)国家所有制的性质取决于国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在我国,国家所有制实质上就是全民所有制,即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2)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共有,被用来为全体人民谋利益。

    第二、国有企业具有独立性。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其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为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②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依靠力量。

    ③是调整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的支柱。

    ④在引导其他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它决定着经济和社会主义性质,也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国有经济实行股份制改造的作用? 答:第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政企分开、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从而使企业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第二,能广泛筹集社会资金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技术改造,从而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和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

    第三,母公司通过掌握控股权支配子公司,有利于扩大国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四,职工持有本企业的股票,有利于将职工利益与企业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办好企业的积极性。

    第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名词解释 1、市场配置:就是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价格信号,为适应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竞争中将资源配置到供给不足、需求旺盛的部门。

    2、 企业法人:是指出资者为了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获取利润,出资构造的一种经营组织,并使其人格化,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能够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担任民事责任。

    3、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4、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资本分为等额股份,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持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

    5、 企业经济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

    6、 企业家:就是善经营、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

    7、 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指由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种类型的市场所构成的整体。

    8、 金融市场:指的是货币资金的自由流通,包括货币资金借贷和各种有价证券买卖。

    9、 价格体系:是指在商品交换中,各种价格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

    二、问答题 1、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 答:(1)社会主义应该搞市场经济,是因为市场经济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市场经济在宏观上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微观上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

    (2)市场经济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其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其三,市场机制能激励创新。

    2、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答:从几百年的世界历史看,市场经济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有中国历史的必然。

    近代史表明,自然经济因其封闭、保守而发展缓慢无法同市场经济比拟;
    两种经济运行机制表明,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两者缺一不可,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缺乏生机和活力。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答出教材P208。

    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79—1984年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4—1992年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年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市场化改革每前进一步,都释放出推动经济发展的能量,给国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上优于计划经济。

    3、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答:(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现代企业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企业法人制度。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企业法人制度,简言之,就是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拥有经营权(法人财产权),在对所有者承担责任的前提下,能够独立支配企业的财产。

    二是有限责任制度。实行有限责任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有限责任制度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只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的责任;
    二是当企业破产清偿债务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

    三是科学的组织制度。现代企业通过建立科学的组织制度来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4、 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内容? 答:(1)企业经济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对策和行动。

    (2)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企业的外部环境。

    ①企业的治理结构 从社会关系方面来说,企业实质上是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利益和权力类的组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压力客观上要求企业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同时要求兼顾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的利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这种泊途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

    ②企业的外部环境 平方根是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1、政策环境与企业行为。政策环境指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各种干劲行为和总和。政策环境对企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各种调控手段的运用都会影响企业行为。

    2、市场环境与企业行为。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环境对企业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行为分为:买方市场下的企业行为和卖方市场下的企业行为。买方市场下的企业行为表现为富于创造性和进取性。卖方市场下的企业行为是传统体制下市场的典型环境。

    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内容包括:投资行为、生产经营决策行为、营销行为、经济核算行为、收入分配行为。

    5、 企业家队伍? 答:(一)中国需要大批企业家,企业家就是善经营、会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

    企业家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是企业法人权利和责任的人格化代表,掌握着支配企业供产销、人才物的权利。他们素质和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企业经济行为是否合理、企业在竞争中的成败、企业的存亡兴衰。只有德才兼备的合格的企业家,才能担当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任。

    (二)建立企业家市场,为的是通过竞争来造就和选拔企业和经营者。

    (三)培养和造就企业家队伍,要培养和造就合格的企业家队伍,首先要搭建让企业家得以施展才能的市场竞争舞台。其次,要从各方面创造条件激励企业家,提高企业家的素质。

    6、 市场体系的特征和作用? 答:
    (1)市场体系,是指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各种类型市场所构成的整体。

    (2)完善的市场体系的特征是:市场结构完整;
    市场组织良好;
    市场统一;
    市场决定价格;
    市场保障健全;
    宏观调控有效。

    (3)市场体系的作用: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第一,市场体系是企业自主从事经济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发达的市场体系更是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必要条件。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

    2、经济效益:是指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成果之间的比较,或者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

    3、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

    4、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5、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6、工业化: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

    7、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8、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的生产、流通、使用为基础的经济。

    二、问答题 1、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 答:(1)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一旦加入生产过程,就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2)实现技术进步的途径 ①从我国国情出发,实施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②着重发展关键技术。

    ③改革科技体制,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 答:(1)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比较。所谓经济效益好,就是资金占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

    (2)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生产更多产品和劳务,从而有利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

    第二、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增加企业盈利和国家收入,增加资金积累,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提高经济效益,意味着提高投资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从而有得缓解我国人口多与资源相对不足、资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

    3、 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 答:(1)经济效益,就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的比较。

    (2)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不致的一面。

    首先,速度和效益是统一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本身就标志着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其次,速度和效益又存在着不一致性,经济增长速度快,经济效益不一定好。因为,经济增长速度是同一指标在动态的比较,而经济效益则是资金占用、成本超耗费与有用生产成果的比较。经济增长速度快,可能伴随资金占用多、耗费大、产品积压、经济效益差。所以,我们应该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争取尽可能快的增长速度。

    4、 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见助学P215、6) 答:(1)按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一种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用效率来实现经济。

    (2)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同该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技术条件相联系的。在不发达阶段,工业基础比较落后,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低,经济增长以粗放型为主难以避免。当经济技术水平有了圈套提高,经济增长则是以集约型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是经济不发达阶段转变到发达阶段的重要标志。

    (3)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在于:
    ①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比,集约型经济增长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资源。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缓解资源有限与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②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大不相同的。与粗放型增长方式相比,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生产率来实现的,因而经济效益比较高。利用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能够较快地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才能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根本途径。

    5、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 答:(1)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2)合理产业结构的主要标志是: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各个产业部门相互协调。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够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6、工业化和城镇化?(见助学P216、10和P217、11) 答:(1)工业化是指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人口中工业份额上升、农业份额下降的过程。工业化要求大大提高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大降低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2)新型工业化疾呼的主要特征是:
    a)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b) 正确处理好工业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c)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3)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原因在于:
    第一,由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知识化、信息华灯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已经提上日程,中国必须将工业化与现代化结合起来,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同时推进现代化走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中国国情要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是人口和资源大国,但同时又是人均资源的穷国,这就要求我们克服传统工业化的弊端,不能再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和其他事业的发展。

    (1)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2)城市化化必须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城市化滞后或超前都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情况总体来说是城市化滞后。

    (3)加快城镇化里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首先,加快城镇化,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发慌农业的根本出路。

    其次,城镇化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肯有重大意义。

    第十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国民一年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用货币表现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本国领土内所有生产活动的增加值。

    3、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对各类消费品和服务的消费在全部消费中所占的比例。

    4、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和家庭在一定时期所获得的以货币表示的收入。

    5、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制度。

    二、问答题 1、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见助学P234、2和3) 答: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是为了满足以下各项社会需要:
    其一,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需要;

    其二,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

    其三,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

    其四,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其五,调节经济关系和收入分配关系。

    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工具是国家财政以及税收、信贷、利息、保险费、价格等经济杠杆。财政通过参与初次分配,取得预算收入;
    财政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通过预算支出进行的。各种经济杠杆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

    2、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核心问题? 答: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核心问题。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的原则是兼顾三者利益。

    3、调整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的方式? 答: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特别是调整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要求实行税利分流的分配方式。税利分流,就是企业将盈利的一部分以税收的形式上交国家,税后利润留给企业。

    4、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略 答: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报酬。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个人收入主要实行按劳分配是必然的。这是由以下三个条件共同决定的:
    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第二,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水平还较低,是按劳分配的终极原因 第三,劳动还主要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5、个人收入调节的原则和个人收入调节的重点及手段? 答:我国调节个人收入的两个原则: 第一,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同时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

    第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个人收入调节的重点及手段是:
    (1)个人收入调节的方式:有国家调节,集体和社会团体调节,还有个人的自我调节。其中,国家的调节起着主要作用。

    (2)个人收入调节的重点:一是对个人的高收入加以调节;
    二是对收入低、生活困难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帮助。

    (3)对高收入的调节,主要是由国家通过税收来进行。对低收入个人、家庭、地区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提供帮助。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一、名词解释 1、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是指发展本国的工业,用本国生产的制成品代替从国外进口的制成品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内市场来推动。

    2、出口导向:出口导向是指以生产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二、问答题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发展中国家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见助学P250、1) 答:(1)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无所不包的和充分发展的经济国际化状态,它是在经济国际化基础上形成的,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即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更多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国外市场和学习科学管理的机会。总之,带来加快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演进的机会。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在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提出挑战,即它带来的是不均等的竞争机会,使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4)对发展中国家业说,机遇是大于挑战的。我国应当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机遇,迅速发展自己、壮大自己、提高国际竞争力、努力赶超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挑战,既要顺应潮流,又要循序渐进,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努力减少负面影响。

    2、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答:发展对处经济关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一、发展对处经济关系,能从国际分工中获得很多益处。只要从本国实际情况和本国的需要出发来参与国际分工,各国都能获得很多利益。具体讲,一是可以获得绝对利益,二是可以获得比较利益,三是可以利用比较优势。

    第二、发展对处经济关系,能获得后发性利益。

    第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在国际竞争中求得进步。

    3、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和战略? 答:(1)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是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候,不论是高技术产品还是原材料、机器设备、消费品,不论资金、技术还是人才,我国与国外都将是进行双向交流。

    (2)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两种战略模式: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

    进口替代,是指发展本国的工业,用本国生产的制成品代替从国外进口的制成品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内市场来推动。

    出口导向,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3)我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大。在此条件下,单纯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不可取,单纯或主要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则是不可能的,所以应当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结合起来,由此推动原有产业部门的发展,并促进新的产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带动所有产业的技术进步,带动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有力地推动工业化的发展。

    4、引进技术的作用和原则? 答:(1)引进技术主要有以下作用:
    第一、科学技术以成为决定生产力的首要因素。

    第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国之间有必要进行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对于经济、文化、技术落后的国家来说,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更为必要。

    第三、代价比较小,而收益比较大。通过从国外引进技术,可以节省研究时间和经费,使本国生产有较高的起点,并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培养科技队伍,迅速提高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

    (2)引进技术的原则是:
    第一、要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为此,要使引进的技术符合和兼顾先进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

    第二、要将引进与独创结合起来。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 一、名词解释 1、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管理是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总体上进行控制和调节,为微观经济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促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指政府对宏观经济允许干预和调节,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3、社会总需求:社会总需求是指社会的有效需求,也就是货币供应量与其周转次数的乘积所体现的购买力。

    4、社会总供给:社会总供给是指社会能够提供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5、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各种交易所引起的货币收付或以货币表示的财产的转移。

    二、问答题 1、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答:(1)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对全社会的经济活动从总体上进行控制和调节,为微观经济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生产社会化的要求。

    在生产社会化的条件上,各部门、各地区、各经济主体之间,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有机整体。要使国民经济在总体上保持良好的状态,国家就有必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

    第二、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体制能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各自独立,其行为的直接目的是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因而不可避免会产生盲目性,与国民经济的整体需要、与社会饿整体利益发生冲突和矛盾。因此,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缺,引导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弥补市场体制不足,政府有必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

    2、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答: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1)计划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仍然是调控经济的一种必要手段。

    (2)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也称为经济杠杆。国家用来调节经济的经济手段不具有强制性,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3)法律手段。调节经济的法律主要是经济法,即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来调节各方面授经济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4)行政手段。调节经济的行政手段是指国家依靠行政组织系统,通过发布命令、决议、规定、指示等方式,直接指挥和干预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