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计划总结 工作报告 领导讲话 致辞演讲 心得体会大全 应用材料 实用文档 党团建设 专题范文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 述职述廉
  • 实践实习
  • 调研调查
  • 考察学习
  • 辞职离职
  • 通报汇报
  • 考核自查
  • 开题结题
  •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9.《桃花源记》导学案【精编】】桃花源记语文课本

    时间:2021-07-13 00:01:37 来源:职场写作网 本文已影响 职场写作网手机站

    9《桃花源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熟读背诵、翻译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理清故事的层次。

    3、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注意文中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思想。

    【导学重点】 1、 熟读背诵、翻译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理清故事的层次。

    2、 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注意文中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

    【导学难点】 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思想。

    一、引语:
    你是否知道“世外桃源”这个故事?它就出自这篇课文。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在当时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意义,并且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读课文时要注意,作者是按照他的社会理想来编织故事情节的。读后还要仔细想想,对作者的理想,应当怎样认识,这个故事为什么具有长久的魅力。

    二、走近作者: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背景补充: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避世的因素。

    三、关于桃花源:
    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100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

    四、知识补充:
    1.“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桃花源”是记的对象。

    2.太守:又称“郡守”,地方官职,州郡最高行政长官。秦汉的行政区主要是郡。郡的 首长,秦称为郡守。汉则称为太守。

    3.黄发垂髫:黄发垂髫是成语。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
    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指老人与儿童。

    【课前预习导学】 一、学习生字:
    豁然开朗(huò) 俨然(yǒn) 阡陌交通(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诣太守(yì) 刘子骥(jì) 二、一词多义:
    1、舍:便舍船(丢下,动词。)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2、寻:寻向所志(寻找,动词。)寻病终(顷刻、不久,副词。) 3、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动词。)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介词。) 4、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动词。)寻向所志。(标记,名词。) 5、之:忘路之远近。(的,助词。)渔人甚异之。(它,指眼前的景象,名词。)处处志之。(句尾语助词,不译。) 6、中:①中无杂树(中间)②晋太元中(年间)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三、通假字:
    (1)、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通“俱”,全部、详尽。) 四、古今异义:
    (1)、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是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 (3)、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的意思。) (4)、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像这样。今义指“这样”。) (5)、芳草鲜美。(鲜美:指色彩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浓。) (6)、仿佛若有光。(仿佛:隐隐约约。今义:好像。) 五、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诧异。)(2)、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头。)(3)、复前行。(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前。)(4)、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交流合作,赏析课文】 1、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3、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
    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7、文章可以用五个情节加以概括,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忽逢桃花林→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林→_做客桃花源→迷失桃花源 【达标促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屋舍(shè) 俨然(yǎn) 怡然(yí) 问讯(xùn) 间隔(jiàn) 刘子骥(jì) 2.(济宁中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借指老人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无助的境地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全,部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引领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C) A.由于受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沪宁杭等地的家禽生意无人问津,土鸡10元一只也没有人买。

    B.沿着小道在丛林中穿梭攀登,大约行进两小时,视野豁然开朗,一根根锥形峰柱林立在眼前。

    C.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的“天宫”一号,是中华民族在天空建成的世外桃源。

    D.1978年,苏联地质学家在西伯利亚原始森林中发现一个与世隔绝的家庭,他们居然不知有二战。

    4.下面加点的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B) A.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B.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 C.屋舍俨然/并怡然自乐 D.不复出焉/不复得路 5.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眼前的景色)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那里的人)见了渔人,竟然十分吃惊,问他从哪儿来,渔人详细做了回答。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款待他)。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啊。” 6、试将“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改写成描写性的文字。

    示例:小溪两岸的桃树绵延好几百步远,看不见一棵别的树。树下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散发出诱人的气息,草地上散落着飘落的桃花。

    【拓展延伸】 类文对比阅读: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释】 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2)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3)颖脱不羁(束缚,约束)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停止)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_ 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不是,他只是做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4.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 5.学习本文后,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一个自己所向往的世外桃源,请结合自身经历描绘出你心中的桃源世界。(300字左右) 【例文】我有我的世外桃源,也有我的乌托邦。梦想着,梦想着,自己却早已进入梦乡。我的世外桃源,你又是多么渺茫!我的世外桃源也只是一个梦想。那里没有“孤雁”的别离,也没有人世的沧桑,那里只有一条阳光普照下的小溪,只有用心用爱垒成的围墙。风是那样暖洋洋的,不像狂风肆虐,也并不彷徨。我也想拥有一个不大却又温馨的小房子,不要冷清的别墅,也不要无知的草房,犹如一个盆景,漂亮足矣。现实的生活,无疑冲淡了我心中的那个梦想。那个早已勾画好的世外桃源的景象,在我的梦中,那是多么美好的地方。没有诗人笔下的“东风无力百花残”,也没有“爱的东西不要离得太近”的柔弱之音,永远在我的记忆中留下那个小小的框框。总在想,那一片广阔的大草原,那一片晴朗的天空,那看不到边际的大海,可能合在一起,就是我那世外桃源的美景吧!不过,此时的阳光是那般和煦,不必用悲观的心情看待一切,何须去憧憬那些无谓的美好的明天呢?我相信,哪怕最终一无是处,那个世外桃源,依旧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