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计划总结 工作报告 领导讲话 致辞演讲 心得体会大全 应用材料 实用文档 党团建设 专题范文 思想汇报 发言稿 述职报告
  • 党委党建
  • 人大工作
  • 政府政务
  • 政治协商
  • 纪委监委
  • 专题党课
  • 办公厅室
  • 组织人事
  • 意识形态
  • 统战民宗
  • 政法机关
  • 经济发改
  • 财税金融
  • 国土资源
  • 农业农村
  • 工信交通
  • 经贸商务
  • 文广体旅
  • 监督管理
  • 城建环保
  • 科技教育
  • 卫计防疫
  • 人社民政
  • 部队人武
  • 公司企业
  • 群团工会
  • 论高校教师身心健康对教师工作的直接影响

    时间:2020-06-22 04:36:22 来源:职场写作网 本文已影响 职场写作网手机站

    【摘要】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如果没有教师,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和思想观点既要中断,年轻一代的培养就无法进行.人类智慧就无法进一步开展。教师的劳动联系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可是.教师的心身健康却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就教师的一些常见身心疾病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方法。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心身;疾病预防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teachers direct impact on the work of teachers

    Rao Jian

    【Abstract】The teacher is the successor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human culture and disseminators. If there are no teachers of science and of human accumulation of cultural ideas and views it is necessary to interrup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can not be culture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uman wisdom can not. Teachers working contact with the huma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Howeve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eachers hav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Teachers are to some common physical and mental diseases,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methods of prevention.

    【Key words】psychosomatic disease prevention mental health of teachers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3-0047-02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来关注心身健康,即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对年轻一代思想的健康成长起着特殊的作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塑造人的灵魂形成学生的人格,尽管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阶级所要求的人的思想和品德是不同的,但任何社会的教育总是把培养人的思想和品德放在首位的,在我国古代,孔子要求他的弟子们“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而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和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又主要在学校渡过,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是广泛的和深刻的。

    2 教师的心理健康

    2.1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即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就是没病,这是一个传统的概念。却有不全面和消极的意义,实际上,健康和疾病是人体生命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从健康到疾病是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健康水平还有不同的等级状态,真正完满的健康状态是一种理想,只有少数人或者极个别情况下才能达到,大多数人在通常情况下都能比较“健康”的生活,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方面。

    2.2 教师中年时期的心理表现。教师的年龄大都在中年,中年期是个体在一生中发展最成熟、精力最充沛、工作能力最强,同时也是社会负担、心理压力最大的年龄阶段。中年人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进入中年期以后,人的各个系统、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便逐渐从完全成熟走向衰退,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也日益增长。而且再这时期也是最容易出成果的时期,对教师这一时期的心身健康要特别给与关注。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①反应速度与记忆能力下降。中年时期的反应速度和机械记忆能力已经明显不如年轻人,常以为自己“老之降至”的悲观失望的心理状态。②渴望健康与追求成就的矛盾。每个教师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在繁忙的工作和高度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往往无暇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无暇参加体检。③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既要处理好与老年同事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上下级、同事间的关系。④家庭与事业的双趋冲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教书育人。又要照顾家庭,所以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城需要有一个安定、和睦的家庭作后盾。事业的成功和发展又有助于家庭的稳定。所以这几方面都要处理好,哪一方面失衡,都会造成心理压力,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得不到解决,产生负性情绪,就会带来身体的不适。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心身疾病以及防治心身疾病,对教师在自身的健康方面有所帮助。

    3 教师的心身疾病

    3.1 教师心身疾病的形成。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而且发病因素与情绪障碍有关,有些疾病发病与某种性格类型有关。在教学上看,教师是一个具有应激性的职业,教师要满足学生,家长,以及政府和行政机构,并且这些需求中有一些是矛盾的。还有一些很难被满足,教师还需要不断的维持课堂秩序,常常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来完成工作任务,这就是教师一整天都难以作其他的事情。教师的工作还受到监察者、学生父母、学校管理者、新闻界等各方面的指责。

    在教学上还要适应新的教学大纲以及所教课程发展的要求,在学校管理和决策上也缺少发言权,有时可能最重要的是他们还会有自己对职业标准的要求,并在这些标准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挫折感。对于这些应激,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就会导致心理和生理反应。在应激状态下,大脑皮层统一指挥和控制着人的各种活动,身体的生理反应主要在大脑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下丘脑一腺垂体一靶腺轴和免疫系统进行调解的,这些生理反应又通过反馈机制影响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尽可能从应激所造成的紊乱中恢复过来。可长期的、超过人的适应能力的心理应激会损害人的健康,就可造成身体的不适,从而影响健康。

    3.2 心身疾病的主要因素。现在大多认为心身疾病往往是有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的,并且可能造成器质性病变。在诸多因素中,更多的是由于个人遭到的紧张刺激以及生活环境的

    作用。此外,个体的体质不断的受到它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行为和躯体、个体和环境的交互影响延续终生,个人对于疾病有关的情绪所作出的主观要求,对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个人的人格特征也会影响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病态行为。所以影响心身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3.2.1 心理因素与心身疾病。心理因素主要是情绪在起作用。情绪活动可分为两大类,即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积极的情绪可以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良好的作用,可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能力,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效率,保持人体健康;而消极的情绪往往过分的刺激人体,促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导致神经活动的机能失调,因而有害于健康。例如,人在威胁性情境下产生的焦虑或愤怒反应。同时就伴随着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利尿激素的增加,因而心率加快、血管收缩或舒张、血压升高,呼吸增速、胃肠活动减慢,新陈代谢率增高。如果消极情绪经常反复出现。它所引起的长期或过度的神经紧张,还会造成机体的病变,如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血压持续的升高等可转变为某些器官、系统的疾病。

    3.2.2 人格特征与心身疾病。大量证据表明。什么人得病,什么时候得病,与人格因素有关。如重大的心理紧张刺激对某人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而另一个人却可以坦然处之。精神分析学家Dunbar认为,至少八种疾病诸如冠状动脉梗塞、高血压心脏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和人格特征有关。例如:为取得成绩而努力奋斗,有竞争性。很易引起不耐烦且有时间紧迫感,言语举止粗鲁,对工作和职务过度的提出保证,有旺盛的精力和过度的敌意,这种人容易得冠心病。

    3.2.3 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不仅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否协调有关,而且受到社会的制约,特别是与社会变故,与一定时期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环境密切有关。

    3.3 心身疾病的特征。任何时候,只要有心理活动,就会有生理反应,如果不良的生理反应持续过久。就会导致躯体的损害,甚至造成器质性病变。哈雷德提出心身疾病有以下的特征:①发病大多与情绪障碍有关:②大多与某种特殊的性格类型有关;③发病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④同一患者可以有几种疾病同时存在或交替发生;⑤常常有相同的或类似的家族史:⑥病程常常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

    4 教师易患的三种常见心身疾病

    4.1 原发性高血压病。多种因素可以导致高血压,例如遗传因素,饮食中钠盐含量和体重,但许多研究资料证明环境和心理社会因素也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因素。①情绪与心理冲突。愤怒情绪如果被压抑,造成心理冲突,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很大影响;②环境与文化因素。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这些持续性的心理社会刺激,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上有一定的意义;③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人格特征。关于高血压病人的人格特征是有争论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个性特征并非是特异的,可以发生在各种个性特征的人,但经常焦虑和易于发生心理冲突的人易于发生高血压。教师的心理承受

    许多压力,很遗患原发性高血压病。

    4.2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世界性现代社会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病。①冠心病发病的相关因素:急剧的情绪波动或痛苦与猝死之间的相关性,职业的变动和职业的性质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也会发生冠心病。②人格特征与冠心病研究证明,A型行为类型容易忠冠心病,表现为: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急躁与敌意。

    4.3 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与心理因素有之间的关系。①心理过度紧张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或加重病情有重要意义。情绪愉快时。粘膜分泌和血管充盈增加,胃壁运动增强;悲伤、自责、沮丧时。粘膜苍白、分泌减少;焦虑时,充血分泌增加,运动增强;攻击性情感时,胃的分泌和血管充盈大为增加,运动也有所增强;②个性特点表现为:独立与依赖之间的矛盾,不好交往,行动上因循守旧,被动,顺从,情绪上不稳定,而且过分关注自己。

    5 心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心身疾病是多种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心身疾病的预防不能只着眼于生物学因素,而应从更广泛的方面进行考虑。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以冠心病为例,其危险因素可分为生物学和心理社会两大类。生物学因素主要有遗传倾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年龄和性别等;心理社会因素有生活变故、性格特点、行为类型、生活方式与习惯(如吸烟、不爱体力活动、多食或吸食动物脑等富含胆固醇的食物)等。传统的预防方法仅仅注重生物学因素和从生物学的角度去预防。如一个人若总是对自己或社会有过高的要求和期望值,而又无力完成时,就会使他很容易经常发生心里应激,如再不能有效的控制或消除,则避免不了心身疾病的发生。一个人的情绪活动特征直接受到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不健康的人格,是产生过度焦虑或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培养健康的人格方面是

    至关重要的内容。其他方面诸如自我控制、应激接种训练、行为的自我监测、放松训练是可用来预防。心理和社会水平上的干预、治疗要围绕三个目标①努力从客观上消除治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例如消除应激源。②提高对应激的认识水平,增强应对能力。③努力矫正由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以减轻其对身体对器官的冲击。这些方法希望有助于教师防治心身疾病,从而减少心身疾病的发生。

    6 结束语

    教师的劳动是人格与人格的相遇,是生命与生命的沟通,教师的人格形象,永远成为整个社会学习的楷模。教师负责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健全的人格个性。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师的心身健瘵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关注教师的心身健康,就是关注社会的发展,就是关注人类的进步。这是全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